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大屏幕上的這些顆粒飽滿的葡萄來自西安市灞橋區的白鹿原,它的獨特之處是不怕風不怕雨,一天能走萬里路,那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呢?那么,這神奇的背后藏著什么秘密呢?繼去年今日點擊推出大型系列節目秋收記之后,今年秋收我們專門帶您去看一看鄉村里的新發現,見識一下新式農民的生產絕活。今天我們先來看做了絕育手術的葡萄是怎么樣行銷全國的。
白鹿原老郭給葡萄做“計劃生育”
九月底,持續的陰雨天氣剛放晴。一大早,白鹿原上的果農老郭正在自家的園子里給葡萄修剪枝條,工人們找到他說來了一批外地客商,讓他趕緊見一見。
葡萄種植戶郭纏俊:咱提的口號,穩產,優質,高效。
河南客商:考察了全國的三四個園子,他們這個園子還是搞得相當有規模。
外地客商的評價讓老郭很是自豪,而像這樣從全國各地來考察的客商,他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撥,從種植技術,到發展理念,老郭的葡萄園子都是客商們參觀學習的重點。尤其是種植技術,那可是老郭通過四十多年的種植經歷一步步摸索出來的。
葡萄種植戶郭纏俊:咱行距是三米,株距是兩米,一畝地只有110株,一般其他地方行距是兩米,株距是一米,一畝地是220株,比咱這要多一倍以上。
老郭種葡萄有個獨家秘方,就是對葡萄進行“計劃生育”,不僅葡萄的株數要減少一半,而且每株葡萄只要一串果實。
葡萄種植戶郭纏俊:一般要求一根枝上就結一穗果,給葡萄還“計劃生育”呢,“獨生子女”。
為什么要對葡萄實施“計劃生育”呢?“計劃生育”后葡萄的產量肯定要降低,那會不會影響收益呢?
葡萄種植戶郭纏俊:葡萄的長度、葡萄的粒數達到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這樣品質才能好。
老郭說,一畝地的營養總共也就那么多,種的多了,葡萄的品質自然也就下降了。雖然“計劃生育”后他的葡萄產量和原來相比要減少一半,但品質好了,價格也就高了,今年他的葡萄批發價至少在一斤十塊錢以上,而周圍別的果農一斤葡萄的價格只有兩三快錢,才是老郭的四分之一,因此算下來,收益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原來增加了一倍左右。老郭告訴記者,其實,對葡萄實施“計劃生育”,除了追求品質外,更重要的原因他也是被逼無奈。
長安區引鎮杜大娘:連陰雨泡壞了葡萄
和老郭相比,同時種葡萄的長安區引鎮的杜大娘就很郁悶,眼看著豐收的葡萄卻被十幾天的連陰雨打得面目全非。
記者:這都是下雨發霉了?
葡萄種植戶杜大娘:嗯,都是下雨下壞了。
杜大娘家種了六畝葡萄,去年葡萄賣完后收入了十七八萬,今年因為接連十幾天的雨水,四分之三的葡萄都被雨水泡壞了,到現在總共才賣了一萬五千塊錢,連成本都不夠。和她遭遇一樣的,還有附近的許多果農。
記者:這一片都是這樣?
葡萄種植戶杜大娘:嗯,我這一片都是這樣。
葡萄種植戶:葡萄成熟的季節,雨下的時間太長了。
做了“計劃生育”的葡萄可以減少連陰雨的危害
與杜大娘這些種植戶情況完全不同的是,在今年的連陰雨中,老郭的葡萄卻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損失。杜大娘的葡萄園一畝地種了360株葡萄,每畝的產量在七千斤左右,而老郭的葡萄園一畝地只種了110株,每畝的產量也只有兩千斤,而且由于每株葡萄只保留一串果實,因此果實的顆粒就沒有那么擁擠,被雨水長時間浸泡也不會發生爆裂。
葡萄種植戶郭纏俊:讓葡萄的穗子不能太緊,松緊適度,這樣子話,能減少連陰雨對葡萄的危害。
老郭說,他之所以對葡萄實施“計劃生育”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應對西安的秋雨天氣,就是因為以前吃過太多次連陰雨的虧,他才一步一步摸索著改進種植技術,有了今天的成績。如今,他的葡萄園面積已經擴大到了一千多畝,葡萄的品種達到了40多個,而在老郭的帶動下,白鹿原上的葡萄種植戶也開始效仿老郭的標準化種植,給葡萄做“計劃生育”,整個白鹿原上,做過“計劃生育”的葡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近三千畝。
突發奇想:通過快遞公司把葡萄送到全國各地
一個月反復實驗 解決了包裝和保鮮的問題
由于質量過硬,即使價格比別的果農貴了三倍,老郭的葡萄仍然供不應求,但他還不滿足。今年8月份一個偶然的機會,老郭發現省內一些其它水果比如洛川蘋果都在通過電子商務走向全國甚至國際市場,價格比在本地要高得多,于是他就突發奇想,能不能也通過快遞公司把葡萄也送到全國各地?但一打聽才發現,通過快遞送葡萄聽上去很美,實現起來難度還真不小。
因為葡萄本身易碎的特性,國內幾乎沒有通過網絡銷售的,要想通過電子商務走向全國,必須解決快遞公司長途運輸中的易碎問題,可這方面沒有經驗可借鑒,該怎么解決才好呢?
葡萄種植戶郭纏俊:現在面對這多次中轉的情況下,咱只有通過加強包裝,改善包裝這個材料。
通過完善包裝解決長途運輸的損毀問題,想法是有了,但用什么包裝材料?用什么方式進行包裝?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反復試驗,老郭跟合作的快遞公司終于找到了一種專門適用于葡萄長途運輸的包裝方式。
葡萄種植戶郭纏俊:先把果子初步固定一下,然后再用泡沫包上兩層泡沫,這樣果子防碰撞,防震蕩,加上兩個膠帶,通過包裝以后,裝到這個板箱里,再加上一層紙箱,這個紙箱防震、防碰撞。
通過三層包裝、兩層膠帶,以及隔層中用來防震的紙箱和和兩個保鮮用的冰袋,一箱快遞專用的葡萄就這樣包裝好了,那么它的防震效果到底怎么樣呢?
葡萄種植戶郭纏俊:這個是包裝好的產品,葡萄跟箱子接觸比較緊密,沒有縫隙,再一個通過碰撞也不會產生掉果現象。
記者:咱現在看看怎么樣了?
葡萄種植戶郭纏俊:這一點都沒有破損。
老郭的葡萄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走向全國
長途運輸的問題解決了,老郭的葡萄也終于通過電子商務開始走向全國,如今他每天都有幾百單的貨通過快遞發往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國內各地,一斤葡萄的價格最高達到了30元。
快遞公司工作人員:香港(顧客)把全國所有的嘗試完了說,這邊的葡萄的確跟他們以前嘗試的葡萄相比,品質是非常好的。
自己賺到了大錢,老郭也不忘鄉親們,如今白鹿原上的葡萄種植戶也開始通過老郭讓自己的葡萄搭上電子商務的快車,走向全國各地。
省農業廳宣傳信心中心主任鐘雪峰:通過電商這種形式,使他們能夠做到優質優價,把咱陜西的好東西,通過電商,做出品牌。
給葡萄做“計劃生育”,讓葡萄搭上電子商務的快車,這一個個看似大膽的想法,實際上是老郭幾十年的種植經驗加上對市場深思熟慮后摸索出來的,而最終也收獲了應有的成功。如今,老郭的做法正在陜西省一步一步推廣,有了這種科學的種植方法和與時俱進的銷售辦法,相信陜西省的葡萄產業一定能夠做大做強走出陜西,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