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網訊(記者 彭芬)據央視消息,2014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844元,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萬元排名前三,陜西為 24366元,排第19位。數據顯示,上海應屆畢業生起薪水平最高,為3241元/月;西安為2228元/月,居全國第15位。
西安應屆畢業生起薪水平居全國主要城市第15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個人可支配收入指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各種直接稅以及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后的余額。個人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
西部網記者查詢了近年來的相關數據,2009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上升到全國前20名,近六年來一直保持著18、19名的位次。
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時公布的全國主要城市應屆畢業生起薪水平顯示,西安應屆畢業生起薪為2228元/月,居全國第15位。對此,網友“葛吉大本營”吐槽,“2228?就是除了粗茶淡飯什么都不能做的節奏啊!”
專家:用高新技術拉動經濟發展 百姓增收
在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副會長、朝華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單元莊看來,西安教育資源豐富,人才市場供給充裕,畢業生起薪不高是正常現象。同時居民收入水平取決于全省經濟水平,陜西近年來一直居于全國中等水平,說到底還是因為高新技術在經濟提質增效方面沒有徹底發力。
“陜西的教育、軍工、科技的發展水平都居于全國前列,但經濟一直居于中游水平,說明這些優勢還沒有完全融入到經濟發展中。” 單元莊說,近年來,西部崛起的城市如成都、重慶等都十分重視傳統工業升級改造、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像重慶、鄭州都強調發展‘三高產業’,即高新技術、高 附加值、高速市場流轉的產業或者產品,比如手機、筆記本、芯片等,這些產品的消耗、更新比較快,存在巨大的客戶需求,能夠有效拉動經濟的增長。”
“陜西在產業發展中一方面要重視傳統工業升級改造,同時還要高度重視發展‘三高產業’,建立新型產業體系。” 單元莊說,近年來韓國三星、美國美光半導體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落戶陜西,彌補了經濟發展中的短板。“相關的項目正在建設中,三到五年后,相信陜西的經濟水 平會有一個質的飛越,也讓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