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公園在華麗轉身

  “現在可好了,家門口就能鍛煉了,又不要錢環境又好,再也不用和老伴發愁沒地方散步了”,王大爺看了眼老伴笑著告訴記者。家住北郊的王大爺和兒子來到城市,離開農田和大院的他常常不知道和老伴在哪散步,樓下清晨和傍晚車流量大,他們也害怕讓兒子擔心,現在北客站附近的文景公園(編輯注:應為文景山公園)建起來了,晚飯后的散步無疑成了一天當中最美好的時光。

  讓王大爺和老伴愉快的文景公園位于距市中心13公里的火車站北客站東北側,占地面積439.5畝。實際上它是西安市首例利用建筑渣土造山而成的公園,它的建設初衷就是為了處理北客站周邊如山的建筑垃圾,經過設計師和園林工人的精心“裝扮”,“垃圾山”換了新面貌,渣土得到了妥善處理,又建成了風景優美的公園,在公共空間不變的基礎上優化了公共建設,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浐灞生態區的桃花潭公園也是利用相同的理念,由原先每天附近三萬方污水排入的臭水潭,經過改造建設,將浐河水引入通過自然凈化處理,從人人厭變成了人人愛的桃花潭。

  周至的沙河公園、灞橋的生態濕地,西郊的紅光公園等也都是在一片荒灘上建起的秀麗公園,他們為城市增添美景的同時,為城市掃灰撣塵,實現了最華麗的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