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改涉嫌違法“蠶食”文保單位
2015年12月3日,陜西省內多家網絡論壇上,一封名為《商洛市博物館為保全大云寺保護區致凱華公司的公開信》的帖子,不但引發了當地媒體的關注,也引起了國家文物局的重視。
上述網帖稱:西街城改開發商在沒有取得合法手續的情況下,動用挖掘機在大云寺西南院墻外開挖基坑,博物館希望開發商立即停止這種行為。據記者實地調查顯示,商洛市博物館就位于大云寺院內,大云寺日常保護、管理也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上述網帖的作者、商洛市博物館館長劉作鵬表示,2015年11月25日開始,開發商陜西凱華房地產公司,在沒有取得文物主管部門的許可下,擅自在大云寺西南墻角開挖,博物館當時給市文物局反映后,文物局也曾阻止施工。而此前的2014年,該開發商曾直接進入了大云寺保護范圍內進行施工,其所挖的深坑已經對該文物保護單位的遺址造成破壞。
2016年1月6日,記者在商州西街城改項目現場看到,在大云寺的南側和東側,目前已經建成了一些建筑,其中南側為凱華國際購物中心,東側為一排二層門面房,而這些建筑與大云寺的圍墻幾乎相連。
據了解,商洛大云寺始建于唐代,明代搬遷至現址,目前占地11.62畝。早在1992年,該寺被陜西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圍墻內為重點保護范圍,圍墻外50米內屬于建設控制地帶。但控制地帶如今已經成為城改的商業街區。而按照商洛市的西街城改規劃,開發商還擬在大云寺的北側、西側和南側圍墻外建設商業街區。該商業街區在開發商的宣傳冊中被命名為“大云寺文化商業區”。
若未來這些商鋪建成,大云寺將被團團圍住。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擬建的商業建筑都在大云寺的建設控制地帶內,是嚴重違反文物相關保護法律法規的。該開發商售樓部工作人員稱,相關問題他們也不清楚,不過,現在已經建成的商品房已經五證齊全。
商洛市城鄉建設規劃局工作人員稱,由陜西凱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的舊城改造項目,西至工農路,東到中心街,南至蓮湖,北到西背街,總用地面積為11.2萬平方米,大云寺也在這一區域內。其中,大云寺周圍的建筑控制地帶被設計為商業建筑。據稱,西街片區舊城改造項目整體規劃已通過規劃部門審批,大云寺南側和東側已建成的建筑有規劃手續,但當時在規劃時,未獲得文物主管部門審批手續。目前,商洛市在規劃審批過程中,除開發商已建成部分外,開發商關于大云寺周邊的其他規劃方案并沒有通過審批,規劃部門已經要求開發商對原規劃方案進行整改,并向申請文物部門審批。商洛市棚改辦有關負責人也向記者回復稱,按照該市最新要求,西街城改在獲得相關文物部門審批手續前,不得再在大云寺控制區內進行施工。
如何整改仍是難題
在相關網帖流傳后,國家文物局于2015年12月4日向陜西省文物局下發了一份《行政執法督辦單》。該文件請陜西省文物局調查核實相關情況,并依法查處。
隨后陜西省文物局向商洛市文物局下發的《督查通知》稱:你局《關于凱華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大云寺控制地帶內施工的報告》已收悉,請依法做好查處工作。商洛市文化文物廣電新聞出版局閆副局長表示:針對這家開發商的行為,從2014年開始,該局也連續下發了四五次停工通知,多次現場叫停違法施工,并且已經啟動了處罰程序。并要求要開發商重新編制規劃,但在2015年開發商又私自在文保單位附近開挖,已經涉嫌違法。該局人士表示,不管開發商有什么理由,只要沒有獲得文物部門批準,就不能動工建設。
不過,記者了解到,開發商前期賣方的噱頭就是“大云寺商業街區”,現在要讓其改變規劃,也很可能意味著這個“大云寺商業街區的商業項目流產”,這對該開發商來說可能意味著不小的損失。但如果修改后還繼續在該寺周邊進行商業街區的建設,無疑會破壞該寺整體的文物文化價值。更值得關注的是,如何保護好陜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云寺,是適度商業開發呢,還是恢復原貌?當地城市觀察者認為,該問題才是一個更值得探討的課題。
因為在陜西省當地,如何處理好商業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是一個受到普遍關注的問題。此前陜西當地也有以商業開發來包裝文物被詬病的例子,比如寶雞法門寺景區,又比如周至樓觀臺商業項目,都未達到預想的商業效果,而被文化界與文物界所詬病。商洛西街城改如何進展,本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