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上漲,城市停車需求迅速增加,停車難問題已經成為“政府的難點、社會的焦點、輿論的熱點”。為促進停車服務業的健康發展,西安市機動車停車行業協會1月17日成立,將在西安全市率先開展大規模ppp模式的立體停車場(庫)建設,有效緩解城市停車難。

  西安市機動車停車行業協會主要由停車設備供應公司、停車管理公司、停車軟件開發公司等企業組成,目前已有42家會員單位。陜西隆翔停車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小隆為西安市機動車停車行業協會會長。“由我們投建的全國首家采用ppp模式建設的立體停車場已經在楊凌康樂路開始試運營,可供248輛汽車同時停放。”

  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達240萬輛

  如今,汽車已經成為百姓生活必要的交通工具。西安市停車場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黎文安說,截至2015年,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40萬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已達180萬輛,以西安800萬戶籍人口計算,平均每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已經超過68輛,隨著汽車的逐漸增多,伴隨而來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

  車位供需矛盾突出 配建車位不足

  “西安市停車設施建設起步較晚,根據統計,全市已經建成車位僅有約50萬個,其中配建車位僅有43.5萬個,路內臨時停車位2.9萬個,公共停車位3.6萬個。主城區停車位與機動車之比僅為0.25:1,相當于近四個車在爭一個停車位,遠低于國家相關規范1.15:1的標準。”黎文安說,自2002年實施建筑工程機動車配建停車位制度以來,13年間,西安市已建成配件車位僅有43.5萬左右,這個數字與西安城市規模和城市開發總量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配建實際建成使用投入數量嚴重不足。

  停車收費標準低停車設施標準落后

  黎文安說,目前,社會經營性停車場管理還不到位,全市目前正式在物價局辦理停車收費許可證的單位僅有520個,其中城六區330個,所有開發區加一起辦理的單位僅190個。另外,西安市目前停車收費標準執行分區差別化:特定區停車位收費標準最高位6元/小時,一環以內4元/小時,一環與二環之間3元/小時,二環外最低2元/小時。目的是通過經濟手段控制中心區的機動車出行,但是與成都、鄭州等其他副省級大城市中心區每小時10元的收費相比,西安市的停車收費標準偏低。

  “很多公共停車設施處于混亂、燈光昏暗、空氣污濁、指示不清的狀態,某些地下停車場甚至被戲稱為‘魔鬼坡’,存在著‘通道狹窄、坡度太陡、收費點在坡頂、彎度太大、上坡起步難’等一系列問題。”黎文安說,駕駛員素質也有待提高。亂停放現象目前在西安已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根據調查,目前西安地下停車場大部分平均利用率不超過80%,而路邊停車場使用率基本為100%。所有路內調查點的平均停車時間為191分鐘,比路外調查點的平均停車時間176分鐘還長。”本報記者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