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盧新智
咬上一口洛川蘋果,周邊的人都能聽到嘎巴脆的聲音,吃完半個小時,舔舔嘴唇,香甜味道仍未散去。“你們這么好的蘋果,有多少都不愁銷……”日前,一位韓國游客在陜果店購買蘋果時如是說。記者從省果業局了解到,“十三五”是陜西果業實現“二次創業”的關鍵時期,縱觀國內外大市場,陜西果業將迎來三大歷史機遇。
果業,是陜西一張靚麗的名片。全世界7個蘋果中就有1個是產自陜西,陜西獼猴桃和蘋果汁,分別占世界產量的1/3。據統計部門權威發布,自1998年以來,陜西一直位居中國第一水果大省,水果種植面積、產量和產值,均為全國第一,水果面積和總產實現“十五連增”。至2015年底,全省水果總面積達到1892萬畝,產量1650萬噸。陜西水果行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受到東南亞國家的追捧,其中泰國80%的蘋果來自陜西。
近年來,中國果汁大會和中國果業品牌大會相繼在陜西成功舉辦。今年世界蘋果大會和中國水果大會也已花落陜西。陜西果業已成為陜西大農業中效益最好、風險最小、競爭力最強和輻射帶動面最大的產業。
按照“十三五”陜西果業發展規劃,我省將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水果大省向果業強省轉變。力爭到2020年,全省果園面積達到2000萬畝,總產量2335萬噸,果業“三產”總值3000億元,果農人均收入達到3萬元,全省果品質量、果農收入和果業組織化、信息化、規模化等指標基本達到現代化水平,實現“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
然而,去年世界和國內果業市場風云突變,一時讓許多人找不著北。就陜西而言,還存在少數非優生區的水果尤其是蘋果,由于品質問題導致產品價跌且滯銷現象。試想,不適合種植蘋果的地方卻種植了蘋果,其品質咋能有保障。加之早、中、晚熟蘋果搭配不盡合理,都擠晚熟蘋果這個“獨木橋”,造成惡性競爭,導致結構性低價。
陜西水果面積真的太大、總產太多了嗎?在陜西果業發展的歷史節點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陜西通過深入調研、分析、論證、研判,陜西果業應加快轉型升級和二次創業,“十三五”陜西果業發展規劃和發展思路,為陜西果業發展帶來難得的三大歷史機遇。
一是宏觀環境更加有利。在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受全面深化改革的拉動,宏觀環境更加有利于果業發展。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已成為全黨共識,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農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農村各項改革全面展開,農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力更加強勁,農業現代化的原動力更加多元。這一切,果業充當著生力軍,帶動著“三農”創新和變革。由傳統農業向新型農業轉變,陜西果業無疑具有標桿意義。
二是果業發展面臨良好機遇。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央脫貧攻關計劃,均為加快陜西果業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發展機遇。以中哈蘋果友誼園為代表的蘋果產業,成為“一帶一路”的領頭羊;農民平均收入的七成來自果業,水果成為名符其實的“扶貧果”和“致富果”;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動“關天一體化”,打造全國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又為陜西果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區域發展環境;《陜西省果業發展條例》以及果區各級政府配套政策的相繼出臺,為果業發展提供了行政法律層面的支撐。
三是果業發展仍有廣闊空間。據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統計,目前,我國水果人均消費量較發達國家低30%左右,優果消費量則更低。“十三五”期間,隨著人們消費結構變化和消費檔次升級,勢必會形成新的市場需求,尤其對優質、安全、高檔水果的需求將會快速增長。
從國內市場來看,據《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指出,2020年,全國人均消費水果將達到60公斤。目前,陜西每年向全國每人平均供應7公斤蘋果,這意味著國內水果消費量將逐年增長,市場潛力巨大。前不久,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果蔬營養與膳食平衡)2015年項目啟動會在京舉行,專家呼吁保持膳食平衡,做到“半斤水果一斤菜,天天都是果蔬日”。在全國中小學推行的營養早餐中,已開始由“蛋奶”升級為“蛋奶果”,水果消費量必將猛增。
從國際市場來看,陜西是世界唯一最佳連片蘋果和最大獼猴桃優生區,所產蘋果和獼猴桃兩大主導產品,引領全國和世界發展潮流,優果率居全國第一,蘋果還被外交部選為國禮,贈送韓國總統等多位國家元首。《2015年中國果業品牌發展報告》指出,中國果品基本用于國內消費,出口量長年在總產量的1%左右徘徊,這不符合世界經濟大國的身份。其實,國際市場對蘋果等水果的需求很大,只要花力氣開拓國際市場,陜西水果尤其是蘋果的銷售就不存在問題。因為,國際市場的潛力更是巨大。
據省果業局負責人介紹,從世界發達國家經驗來看,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果汁等加工制品的需求也會大幅增加。陜西是全國濃縮果汁主要產區,有16家濃縮果汁企業和41家果汁加工廠,所產蘋果汁占世界1/3和全國1/2,加上陜西是全國最大的優質鮮果資源,陜西果業深加工將迎來難得的機遇期。“十三五”末實現陜西果業總產量翻番、總產值3000億元、綜合實力達到國際中等發展水平的目標,不僅切實可行,而且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