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艷芳)為了有效解決困擾基層群眾辦事和企業創業創新的“辦證多”“辦事難”等問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群眾滿意度,昨天,西安市政府公布了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工作方案,將堅決砍掉各類無謂證明和繁瑣手續,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和蓋章環節,原則上一律取消。
探索推行一站式辦理、上門辦理、預約辦理
編制公共服務事項清單,要求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要依據法律法規,結合編制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以及規范行政審批行為等相關工作,對本部門、本轄區以及有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中介服務機構的公共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列出目錄并實行動態調整。
將最大限度地精簡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壓縮辦理時限,改進服務質量。加快政務大廳功能升級,推進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探索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為綜合窗口,變“多頭受理”為“一口受理”,為群眾提供項目齊全、標準統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建立健全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并聯辦理和限時辦結等制度,積極探索推行一站式辦理、上門辦理、預約辦理、自助辦理、同城通辦、委托代辦等服務,消除“中梗阻”,打通群眾辦事“最后一公里”。從源頭避免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等問題
將堅決砍掉各類無謂證明和繁瑣手續,盡量壓縮需要提供各類證明材料的彈性和空間,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和蓋章環節,原則上一律取消。凡是辦事部門可以通過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獲取相關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供有關證明材料。同時,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要積極探索“容缺受理”制度,由申請人書面承諾符合相關條件并進行公示,辦事部門先予以辦理,再相應加強事后核查與監管,進一步減少由申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
依托西安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各行業信息系統,搭建集基礎性、社會性、經濟性、安全性為一體的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及時將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供水、供電、機場、公交等基礎性公共服務,教育、醫療技能培訓等社會性公共服務全部納入平臺,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從源頭上避免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等問題。
對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問題加大問責追責力度
凡具備網上辦理條件的事項,都要推廣實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實現辦理進度和辦理結果網上實時查詢,暫不具備網上辦理條件的事項,要通過多種方式提供全程在線咨詢服務,及時解答申請人疑問。將建立公開透明的公共服務監督系統,探索運用網上監督系統,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實現公共服務全過程可監督、可考核、可追責。市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每年至少組織開展1—2次督導檢查,對存在問題的地方和單位及時督促整改,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庸懶散拖、推諉扯皮、敷衍塞責、服務態度生硬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要加大問責追責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