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鄢山宇)2016年3月,受西北沙塵天氣影響,西安市環境空氣質量整體下滑,空氣質量良好天數僅為9天,而污染天數超過了一半達到了22天。環保和氣象專家指出,外來輸入型污染對西安空氣的影響巨大。
3月全月污染天數高達22天
3月份西安市31天的空氣質量當中,輕度污染14天,中度污染8天。同上個月相比,西安市環境空氣質量六項指標的月平均濃度升多降少。其中,PM10濃度上升了27.6%、PM2.5濃度上升了13%、二氧化硫濃度下降了3.6%、二氧化氮濃度上升了34%、一氧化碳上升了5.6%、臭氧8小時濃度上升了11.5%。與去年同期相比,PM10濃度上升了42.3%、PM2.5濃度上升了30%、二氧化硫濃度持平、二氧化氮濃度上升了50%、一氧化碳上升了5.6%、臭氧8小時濃度上升了19.3%。
專家:關中地區污染有兩、三成來自省外
據市環保局統計數據,2016年前3個月西安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只有36天。據了解,導致全月空氣質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3月份西安市受到來自西北沙塵天氣影響,3日至9日以及15日至25日共出現18天沙塵霧霾天氣。
從事PM2.5研究與控制工作的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曹軍驥認為,去年底今年初西安出現多次霧霾污染天氣,主要與期間氣候異常有關。受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西安乃至關中今年出現多次不利氣象條件,包括:東風增多致使東向(山西、河南等)輸入型污染份額明顯增大,西北沙塵活動較往年偏多且來得早,這些因素使得西安市今年多次出現了較重污染天氣。常年監測顯示,西安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主要受華北一帶輸入型污染影響而形成的。初步估計,因氣象因素導致空氣質量惡化的份額高達20%。
從事大氣環境、人工影響天氣研究工作的陜西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所長余興在接受采訪時說,去年冬季至今,關中氣象條件總體表現為擴散能力差、空氣濕度和云量大,2月份以來西北方向的沙塵多于往年且來得早,這些不利氣象條件是今春空氣質量下降的主因。“據測算,陜西關中地區的污染有1/5到1/3是受到外來輸入型污染形成的,且一般來講,只要東北方向華北平原出現重污染天氣,一兩天后關中就會受到影響,很少見到關中地區先出現、華北一帶隨后出現的現象。”
對于這種現象,環保和氣象專家們建議對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和城市布局盡快實施調整與優化。其中關中地區產業結構布局應該走“東減西增”的道路,關中地區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加之華北、山西、河南等重污染區域位于關中的上風向,因此經濟結構的布局重點應放在關中西部,不宜在東部布局,尤其是一些煤化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