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爸爸做透析的日子,選在了發工資后的第二天。這是劉英的第一份工作,餐廳服務員,每月不包吃住,2000元。

  劉英17歲,當服務員之前,她曾在長安區一所中專學校上學,讀幼兒教育專業。37歲的爸爸劉西鋒是個出租車司機,開了20年車,身體一向不錯。去年3月,劉西鋒突然覺得心臟有些不太舒服。一次,他去社區醫院開藥時,醫生發現不對勁,建議盡快去大醫院仔細檢查。

  檢查的結果,如晴天霹靂一般——“慢性腎衰竭,說的通俗點,就是尿毒癥。”這個病,劉英在書上看到過,在電視上聽過,萬萬沒想到,會發生在爸爸的身上。

  當時,她還在上學,還有一年多就要畢業。在萬般無奈之下,她決定退學回家,打工賺錢。

  這個決定,一度遭到了劉西鋒的反對。劉西鋒希望女兒能念完書,他心里其實很清楚,退學打工掙不了多少錢。但是,對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而言,尿毒癥的治療費用,近乎一筆天文數字。

  劉英的媽媽身體也不好,一直沒有工作,她還有個5歲的弟弟,一家四口的全部開銷,都靠劉西鋒跑車維持。現在,爸爸病倒了,作為女兒的她,必須思考怎么辦。

  “不是不想上學,我想去打工,我要賺錢給爸爸看病。”昨天上午,在西安紡織城紡織四廠的家中,說這話時,劉英的肩膀微微顫抖。

  尿毒癥是不治之癥,患者想要延續生命,只有兩個辦法:一、換腎,二、透析。換腎,不僅腎源稀少,手術費也非常昂貴,且術后排異反應風險很大。透析是指借助設備對血液進行過濾,將因腎壞死而不能清除的身體毒素和水分過濾。

  劉西鋒選擇了血液透析。他說,透析過后,痛苦會暫時消失。于是,從這時開始,劉西鋒每周進行三四次透析,每次需要四五個小時。“都是女兒陪著我,除了透析,還得吃藥,一個月下來的花費需要七八千元。”劉西鋒說,僅僅半年之后,家里所有的積蓄都花光了。

  “再想辦法,到處借一借,病總是要治的。”劉西鋒說,治病的路還能走多久,他不知道,也不敢知道。

  說起女兒,他很驕傲,但更多的是憂愁。“這一年來,苦了女兒了。”記者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