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2015年報已發布完畢,年度大考成績揭曉。面對經濟下行的不良影響,43家陜西上市公司2015年是賺是虧?分配紅利是高是低?記者統計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發現,整體來說,陜西上市企業取得不錯的成績。不過,陜西上巿公司經營業績兩極分化。讓人揪心的是:2015年陜西近五成上巿企業凈利潤下滑,10家出現虧損。遺憾的是:僅有不到20家陜西上巿公司2015年分紅回報股東。

  最賺錢西部證券登頂凈利潤榜首

  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繳納了所得稅后公司的利潤留成,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陜西上巿公司凈利潤業績哪家強?記者了解到,陜西目前擁有A股上市公司共計43家(不含三板和海外上市)。來自東方財富網的數據顯示:縱觀2015年全年,43家陜西上巿公司2015年共錄得凈利潤70.87億元。其中,33家公司去年全年實現盈利,占比達78%,10家公司出現虧損。西部證券以19.7億元,列陜企上市公司凈利潤榜首,登頂“最賺錢公司”寶座,中國西電和陜天然氣分別以9.03億元、5.91億元分列二三位。

  最懸殊凈利潤最高超19億最低虧損超20億

  記者盤點43家陜西上巿公司年報發現:盡管2015年的經濟環境并不十分理想,但仍有不少陜西上市公司堅守住了利潤陣地,領頭者為西部證券。

  同時,陜西上巿公司2015年也出現了經營業績兩極分化,幾家歡喜幾家憂,陜西煤業、陜西黑貓等公司出現較大虧損。

  西部證券2015年實現的凈利潤約為19.7億元,相較于2014年的6.6億元有了較大增長,凈利潤增長逾2倍。

  2015年,券商可謂賺得盆滿缽滿。都說券商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行當。事實也是如此,券商靠天吃飯的情況比農業還要嚴重,因為他們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是股票交易的傭金收入。

  西部證券財報顯示:證券行業本身具有資本密集性、人才專業性、風險聯動性的特點,受宏觀經濟形勢,產業、行業政策和市場行情的影響,體現出較為明顯的周期性特征。

  5月6日,靠天吃飯的券商2016年4月報陸續出爐,4月份券商財務業績簡報成比慘大賽。

  東方財富網的數據顯示,在記者統計的44家上市企業中,有10家企業在2015年都產生了金額不小的虧損。其中陜西煤業重虧損超20億元,陜西黑貓虧損超億元。

  記者觀察:2015年煤炭行業市場持續低迷,陜西煤業、陜西黑貓在過去一年日子并不好過。但是,2015年春節后煤焦鋼期貨價格大幅上漲,市場逐步回暖,陜西煤業、陜西黑貓基本上今年會熬過寒冬,走進春天。

  最牛陜股藍曉科技去年漲3倍

  藍曉科技屬于創業板股票,2015年7月17.80元上市。上市恰逢該板塊牛市,股價最高83.03元,去年底收盤價68.25元,漲3倍。在創業板個股中,只能算“小牛股”,但在陜西板塊中,藍曉科技稱得上“大牛股”,未來仍有亮點。

  記者觀察:藍曉科技公司為典型的小而美企業,專用樹脂業務產品技術門檻高,應用范圍廣,可不斷開拓新的應用領域。2015年實現營收2.95億元,同比增長3.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85萬元,同比下降14.82%,基本每股收益0.73元。2015年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公司加大了技術開發費用和提高了員工的薪酬,這些都為公司長遠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最驚喜*ST建機10日起摘帽子

  曾經的西北壓路機“王者”,連續兩年虧損的陜西ST建機,2015年終于扭虧為盈,全年盈利608萬元,5月10日起摘帽子。周一令持有8500股的西安投資者小胡感到欣慰:“最少還會有20個點的上漲空間。”

  ST建機5月6日晚間公告稱,上交所于5月6日同意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的退市風險警示,根據規定,公司股票于5月9日停牌一天,于5月10日起復牌并撤銷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將從“*ST建機”變更為“建設機械”,股票代碼“600984”不變,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為10%。

  公告顯示,經審計,*ST建機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70125.59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8.62萬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31.08億元。經排查,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經審計的凈利潤指標涉及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消除,也不觸及其他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

  最遺憾不到20家分紅回報股東

  2015年,共有5家陜西上巿公司推出了高送轉方案,占比11%。其中,國際醫學、寶德股份推罕見“超高送轉”:10轉15并派現金。陜國投10轉10派0.3元。

  股利分紅:藍曉科技10派現2.5元(含稅),西部證券10派現2.2元(含稅),可謂“最慷慨”。

  上市公司的分紅是與投資者獲取投資回報、實現投資價值密切相關的問題。一直以來,監管部門也在推動上市公司建立持續、穩定、科學和透明的分紅機制,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

  有慷慨的就有吝嗇的。根據記者統計:43家陜西上巿公司,2015年實施分紅行為回報廣大股東的,只有不到20家。

  而陜西一些上市公司連續沒有分紅,被陜西股民稱為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記者觀察:近年來市場分紅主要來自于傳統行業的成熟期大型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分紅比重較低,而宏觀經濟因素、業績變動和現金流下降等因素也會影響上市公司的分紅,一些上市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向股東分紅。(記者 陳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