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分析民情的“眼線”

  區長專線現在也成為臨潼區大數據分析民情的“眼線”。臨潼區對群眾反映強烈、關注度高的問題進行歸類分析并調查研究,找出了政策決策和具體執行上存在的問題,由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及時研究,提高了政策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公布電話后,有群眾向臨潼區區長劉三民反映,家人發生交通事故后,由于相關程序規定,不能及時拿到責任人賠償金,家里無力支付醫藥費,耽誤救治。對此,區長劉三民安排相關單位實地調研后,結合實際出臺了交通事故傷者救助辦法,并設立了救助基金,使傷者不會在醫治過程中出現“等錢救命”的困難。據公安臨潼分局介紹,區長專線剛開通時,戶籍問題的群眾來電比較集中,分局及時研究出臺了關于群眾戶口管理、服務群眾的辦法,現在這類電話明顯減少。

  2015年2月,由于正值上呼吸道感染多發期,臨潼區婦幼保健院的注射大廳人滿為患,醫生和護士配置嚴重不足。有群眾將這一問題反映到區長專線,區衛生局不僅決定調劑醫護數量以適應群眾要求,還舉一反三排查調研解決問題,在區上23個街道衛生院建立輸液大廳。

  “2013年前,水務局的信訪類案件每年有50件以上,專線開通以后就在35件上下,由瑣碎問題造成的群眾矛盾基本消除。”區水務局副調研員任選民說,水利工程建設、地下水開采,老百姓作為使用者最有發言權,通過電話反映溝通,消除了他們的疑慮,第一時間回應群眾關切,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同類矛盾。

  為了幫助群眾解決反映問題和困難時所遇到的找不對門樓、尋不著對象、摸不準路數、搞不清程序的苦惱和麻煩,臨潼區在區內報紙《人文臨潼》上先后三次專刊登載89名領導和區長專線的電話,以及區政府各部門科室的職責和電話,印刷量達56000份。同時,他們又印發了3萬冊《區長專線便民手冊》,通過社區、村委會免費發放到群眾手中,使群眾反映問題更加方便、快捷。

  “區長專線正在成為緩解社會壓力減壓閥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放大鏡。”臨潼區區委政研室副主任黃彥成說,通過解決一件事情處理一批問題,能夠將群體性事件爆發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監督干部作風的“高壓線”

  在實際工作中,區長專線不僅解決了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拓寬了“言路”,也成了照出基層干部作風的一面鏡子。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區屬行政一把手,都不約而同地說,剛開始確實不能理解也不大愿意公開手機電話,擔心群眾纏訪和推銷各種產品的電話。劉三民坦言,一次他自己接聽電話時,就有群眾錄了音。他說:“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區長專線就是要為群眾監督干部提供一條通道,讓群眾最直接地檢驗干部的能力和作風。”

  臨潼區要求所有公布的領導手機24小時開機,不準私自變號,設置忙音,拒絕接聽、呼叫轉移和劃定黑名單,對群眾的來電接聽要耐心、熱情、誠懇,不許打官腔、耍態度和敷衍。各單位要嚴格按照登記、辦理、審核、回復來電人和區長專線辦公室、立卷歸檔等程序辦理群眾來電。接聽電話要記錄并及時辦理,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意愿1個工作日反饋到政府及部門,7個工作日書面回復;對重大、緊急問題的辦理,要隨時反饋;對辦理難度較大或情況較為復雜的,必須先在7個工作日內向來電人說明原因,并向區長專線辦提出延期申請并隨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辦結后再答復來電人和區長專線辦;對于不符合政策規定的,向群眾耐心解釋,做到“個個有記錄、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對執行不力者全區通報批評并追究責任。從接聽、辦理、回復到督辦、考核、追責,一系列工作的制度化,保證了群眾的訴求能夠高標準、高質量地解決。

  在區信訪局二樓的LED大屏上,可以看到綠、紅、黃三種顏色顯示的交辦案件不停滾動,臨潼區信訪局局長楊小妮介紹說,“綠色代表案件已經辦結,紅色表示案件仍在7個工作日內,正在處理;黃色則表示案件超期未辦結,這樣群眾對自己訴求的處理情況就一目了然,對負責辦理的單位也是一種警示和督促”。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行政部門“一把手”表示“感受到了很大壓力”。“了解不了解、了解多少都得對群眾坦誠。敢于擔當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我感到最大的變化。”臨潼區民政局局長張峰說。

  區長專線也改變了群眾對干部的態度。許多干部說,剛公布電話那陣子,群眾打來電話都“怒氣沖沖”,但現在發現干部不僅態度好還真辦事,群眾也變得文明禮貌,不少群眾還真誠地用“陜普”向干部反映情況和表達感謝。

  劉三民說,只要我們把群眾當親人,對他們有愛心,就一定會有耐心、有誠心,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所以,今后還將從全區抽調年輕干部接聽區長專線鍛煉,使專線不僅成為為群眾解憂的平臺,更能成為培養干部群眾感情群眾觀點的基地。

  “一把手”手機號公布后,群眾有問題可以向具體負責人反映,既方便群眾辦事,也減少了中間環節,行政效能得到明顯提高。隨著時間推移,撥打“區長專線”的電話數量逐步下降,群眾越級上訪的情況越來越少。2014年,信訪案件同比下降20%以上,2015年下降39.7%,市長信箱投訴量也大幅度減少,信訪工作連續兩年在全省排名第一。

  “臨潼區公布領導手機號,是政府工作作風轉變的體現。”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陜西省社科院研究員石英認為,區長專線的開通和“一把手”手機號的公開是當前強化群眾觀點,解決群眾合理訴求,聚集民智強化民主決策,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建設服務型政府,轉變干部作風,倒逼干部快作為的有效途徑,是陽光行政、依法行政創新的一種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