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稱為“陜西三峽”的東莊水利樞紐建設一片繁忙景象
王瑞琨本報記者張維攝
今年年初,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在今年重點工作首位,其中明確,按照補短板要求強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東莊水庫、斗門水庫等項目,掀起新一輪水利建設高潮。眼下,禮泉縣叱干鎮東莊村與淳化縣車塢鄉交匯處的涇河大峽谷里一片繁忙景象,被稱為“陜西三峽”的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現場熱火朝天。
NO.1 峽谷深處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美國亞利桑那州西北部凱巴布高原上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以壯麗的景色聞名全球,亦稱美國大峽谷,巧合的是,在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同樣有一處較為隱蔽的大峽谷,只是外人知之甚少,這里山體陡峻雄厚,谷壑幽深,它就是涇河大峽谷,在這里,承載著陜西人65年夢想的東莊水利樞紐將在7年后,以“高峽出平湖”的壯美成為現實。
沿著禮泉縣叱干鎮相家村南邊新修的一條盤旋道路,前行十幾公里來到東莊水利樞紐1號斜拉橋建設現場,工人們頭戴安全帽正在橋面上捆扎鋼筋,做著水泥澆筑前的準備工作,目前,斜拉大橋右岸橋臺、主塔下部結構施工已完成,主塔上部、地錨等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附近不時有運輸建筑材料的車輛從1號隧洞內進出,電工安全、變配電安全、電焊安全、氣焊操作等近20個不同工種的操作規程醒目的樹立在洞口,隨時為現場施工安全敲著警鐘。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大橋主跨合攏,明年上半年大橋主體完工,道路全線貫通。
NO.2 90后獨生子大峽谷里放飛夢想
和很多追求大都市生活的90后相比,今年25歲的湖南小伙楊懷志,自從東莊水庫項目開工以來便一直呆在這個峽谷深處,學習土木工程的他平時在項目部主要從事綜合事務,他說,自己非常喜歡工地上的生活節奏,常常在業余時間和工友們一道打籃球、乒乓球,有時候還可以在晚上花2個小時到西安玩兒,遺憾的是,由于自己長期身處偏僻的工地,女朋友前不久和他分手了。“工地上像我這樣的90后大概有70%—80%,幾乎全都是異地戀,但是為了趕工期,很多人常常將自己的終身大事一拖再拖。”楊懷志最大的安慰是,好在父母親比較支持,因為常年在外,本身就是獨生子的他常常通過視頻聊天向父母親報平安送祝福。
東莊水庫1號斜拉大橋左岸和右岸不跨等,一邊長一邊短,工程難度大,也是少見的工程。施工現場,江西27歲小伙黃潢左臂上帶著紅色的袖章,上邊印著“安全員”的字樣,他不時巡回查看,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安全監察是他每天的主要任務。他說,施工中工人難免有時粗心大意,對于一些存在隱患的細節,工人常常為了干活,自認為能干就冒著風險。黃潢記憶最深的是,去年開始打樁基時,一天,下邊的工人開挖爆破作業,上邊的工人電焊作業,存在交叉作業風險,結果不小心電焊火星掉下去著火,緊急關頭一位工人眼明手快一把撲滅火苗,消除了隱患。“火花一旦掉進底下洞里,會影響洞內作業工人呼吸,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得時時刻刻提醒樹立安全意識。”
NO.3 陜西人65年夢想成真7年后見效益
記者了解到,早在1950年東莊水庫規劃設想就已經提出,直到2015年7月,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水利部技術審查。期間,幾多波折,幾多艱辛。水庫開發任務、泥沙淤積、地質巖溶滲漏三大技術難題制約和影響東莊水庫立項建設。幾十年來,這“三座大山”讓項目多次被提起,又多次擱置停擺。如今,這個凝聚著陜西人65年的水利夢想被確定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設計庫容32.69億立方米,電站裝機12萬千瓦,是陜西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單項水利工程。
工程建成后,不但被打造成世界級水利旅游風景區,而且可減少渭河下游和黃河下游泥沙淤積,使涇河下游防洪標準從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確保西安、咸陽、渭南3市9縣區80多萬人近160萬畝農田的防洪安全,每年為渭北地區165萬人口供水。預計到2022年主體工程建成,2023年水利樞紐開始發揮效益,對完善渭河防洪體系和促進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報記者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