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寶雞段高速列車。本報記者巨躍先攝
本報記者 李艷 實習生 王傳瑞
陜西鐵路迎來新的“高鐵時代”。
近日,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印發公布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25年)》。按照該規劃,我國將建成廣覆蓋的全國鐵路網、現代的高速鐵路網、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
其中,支撐我省長遠發展的一批重大工程成功納入規劃,全國“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涵蓋了我省“兩縱兩橫”高鐵通道(京昆、包海、青銀和陸橋),我省在中長期鐵路規劃中將形成“1米字形高鐵網、1關中城際網、1批路網通道項目、1西安綜合鐵路樞紐”的發展格局,陜西在全國鐵路運輸網絡中的地位和作用將進一步增強。
1 5年陜西鐵路建設3500公里
根據該規劃,到2020年,我國一批重大標志性項目將建成投產,鐵路網規模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左右,更好地發揮鐵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
高鐵方面,我國將形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普速鐵路方面,我國將完善東部網絡、擴大中西部路網、提升既有路網質量,形成覆蓋廣泛、內聯外通、通邊達海的普速鐵路網。交通樞紐方面,我國將按照“客內貨外”原則,優化鐵路樞紐布局,完善系統配套設施,構建包括北上廣及西安在內的19個綜合鐵路樞紐。
按照上述規劃,未來5年,我省鐵路建設規模約3500公里,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將著力抓好4方面任務:一是建成西成、西銀高鐵及西安火車站改擴建等8個續建工程。二是基本建成西包、西武、西渝高鐵及延安至太原高鐵,構建我省快速連接全國的“米”字形高鐵網。三是全面建設關中城際鐵路網。四是加密區域干線鐵路網,實施西安樞紐高鐵環網,提升西安綜合交通樞紐能力。到2020年,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6500公里,貨運能力突破5億噸,客運量突破1.8億人次,形成“三縱五橫八輻射一城際”鐵路骨架網,基本實現“關中通城際、市市通高鐵、快速通全國”發展目標。
2 重點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在本次規劃中提到的“八縱八橫”主通道中,我省涉及的京昆通道、陸橋通道等重點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
作為京昆大通道的一部分,西成客專項目陜西境內全長343.6公里,計劃2017年底開通運營,截至目前,隧道34座總長189公里,已貫通32座,完成設計量的98%;全線橋梁架設任務已完成;車站主體工程基本完成。
作為陸橋通道的一部分,寶蘭客專項目陜西境內全長45公里,計劃2017年底開通運營。截至目前,隧道、橋梁已完成設計量的97%。
另外,銀西客專陜西境內正線長163.4公里,目前,項目初步設計已經批復,招標工作全面啟動,計劃8月開工建設。西銅城際項目線路自西安北站引出,向北經西安市高陵區、閻良區,渭南市富平縣,銅川市耀州區、王益區、印臺區、宜君縣,延安市黃陵縣、洛川縣、富縣、甘泉縣和寶塔區,至既有延安站,計劃年內完成全線調研、初步設計。
西安火車站是我國特大型鐵路客站,素有“陜西第一窗”的美譽。目前,西安車站的改擴建也在穩步推進。該項目共包括西安火車站改擴建,西安東遷建設機務段、車輛段,西安至灞橋站區增建三四線,新豐鎮至窯村段增建二線及新建西安站北站房東配樓及地下配套設施等五部分內容,工程預計到2020年結束,2021年春運正式投入運營。西安站改造工程完成后,將進一步完善西安客運樞紐功能,旅客發送量將從目前的日均7.7萬人提升到10萬人左右。
3 高鐵帶動“一日交通圈”形成
回望陜西高鐵的發展,是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2007年,中國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西安鐵路局在隴海鐵路西安至寶雞段開行時速200公里“和諧號”國產動車組。陜西成為當時西部唯一開行200公里動車組的省份,對促進關中城市群乃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被譽為“西部第一速”,也正是從那時起,中國鐵路開啟“動車時代”。
2010年2月6日,同處北緯34°的兩座城市——西安和鄭州,因為一條高鐵的連通,開始了新的雙城記。中國中西部第一條高速鐵路——鄭西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陜西率先邁入西部“高鐵時代”。
2011年1月11日,西安北站開通運營。這座由西成、大西、徐蘭、銀西等多條高速鐵路交匯的樞紐型車站,成為關中城際鐵路網的中心車站,讓西安有了新地標。
2012年12月26日,世界運營里程最長高鐵——京廣高鐵全線開通運營,與鄭西高鐵交匯成網。西安至北京、武漢、廣州、長沙等多趟動車組列車開行,古都西安與多地省會城市成功“握手”。
2013年12月28日,西寶高鐵開通運營。這座架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首條高鐵,承載著經濟發展之夢,將科技與文明一路向西延伸。
2014年7月1日,大西高鐵西安北至太原南段開通運營讓秦晉兩省“好上加好”。
高鐵的快速發展為三秦百姓出行勾畫出新的交通版圖。現在從西安出發,先后可直達北京、鄭州、深圳、太原、延安、廣州、武漢、長沙、上海等城市。以西安為中心,十分鐘到咸陽,二十分鐘到渭南,半小時到華山、楊凌,1小時到寶雞的“省內交通圈”和2小時到鄭州,3小時到太原,4小時到武漢,5小時到北京,6小時到長沙,8小時到廣州,10小時到上海的“省際交通圈”已經形成。
4 西北最大的動車“5S”店8月底竣工
不斷增開的線路,為高鐵動車組列車的檢修提出了更高要求。記者從西安鐵路局了解到,作為西北最大的動車組列車“5S店”,西安動車段工程已進入最后施工階段,設備安裝率已達60%以上,將于8月底竣工。屆時,西安動車段將承擔鄭西、大西、西寶、西成、西銀和關中城際鐵路等動車組列車的檢修任務,具備一年檢修300列(8編組)動車組列車的能力。
西安動車段項目位于西安北客站正西2.5公里處,北鄰既有的西安北動車所,占地面積750畝。之所以叫“5S”店,是因為它除了對動車組列車進行常規的保養外,還能進行轉向架的維修等,提供“深度保養”,可祛除動車各項“病癥”,保證每組動車盡快“康復”,安全健康運行。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據省發改委工作人員介紹,未來,隨著鄭州至徐州、寶雞至蘭州、西安至成都、西安至武漢、銀川至西安高鐵的相繼開通運營,陜西“米”字形高鐵網將進一步得到完善,區位樞紐優勢將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