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陳飛波攝
為何西安高溫熱浪 榆林暴雨頻頻
我省天氣“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暴雨和高溫將并存!昨天10時,省氣象臺同時發布暴雨預警和高溫預警,12日晚上到18日,我省中北部將出現持續的對流性強降水,本次降雨過程是陜北多年少見的,陜西省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也下發了緊急通知。西安等地最近三天持續“高燒”,“秋老虎”威力十足。
為何西安等地高溫熱浪、榆林等地暴雨頻頻?朋友圈里預報的41℃靠譜嗎?對此,記者采訪了氣象專家。
直擊 “秋老虎”發威市民怕出門
怎一個熱字了得?昨天,記者撐傘途經長安南路附近,路上的行人格外稀少,偶爾走過幾個人,都是匆匆而過。“這天氣太熱了,今天根本就不能出門!”“今天最后悔的一件事——出門!”兩位路人說。
沒走百米遠,記者已熱得滿頭大汗,此時,看到家長和小孩一前一后快速行走,緊接著,孩子哭了起來,原來他不小心摔在井蓋上,裸露在外的膝蓋立刻紅了起來,“不是碰得疼,是燙得疼。”孩子嚎啕大哭,家長趕緊停下來一邊痛斥孩子調皮一邊心疼孩子,“讓你今天別出門,你就不聽,趕緊回家”。整個古城猶如一個大烤爐。
預警 暴雨和高溫警報同時拉響
13日10時,省氣象臺發布高溫藍色預警:預計未來48小時內,寶雞東部、銅川南部、西安、咸陽、楊凌、渭南、安康、漢中東部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到35℃,部分地方可達37℃以上。
同樣是10時,省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13日20時到14日20時榆林北部部分地方、延安東北部局地將出現50-70毫米的降水。其中榆林北部局地降水量可達70-100mm。受強降水影響區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以及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高。
昨天,省國土資源廳與省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計8月13日20時至8月14日20時,延安北部、榆林等部分地區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黃色預警)。
實況 66個縣市區高燒最高近40℃
省氣象局專家查閱發現,昨天,我省有66個縣市區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有11個縣市區出現38℃以上高溫天氣,全省最高溫出現在旬陽,達39.9℃。
單看西安市范圍內的各地溫度,西安38.4℃(城區),臨潼和長安39.2℃,高陵37.3℃,藍田38.1℃,戶縣39.4℃,一片火熱,秋老虎威猛無比。
為何西安等地高溫熱浪、榆林等地暴雨頻頻?氣象臺專家稱,西安等地主要是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影響,沒有冷空氣活動,高溫高濕。榆林、延安是在受副熱帶高壓外圍暖濕氣流影響的同時,還受到冷空氣的影響,是冷暖氣流共同作用的結果——強降水。
預報 陜北大雨陜南高溫
今天白天:陜北陰天,榆林有中到大雨、北部部分地方有大到暴雨,延安北部中雨,延安南部小雨,關中、陜南多云間晴天,關中西部、陜南南部有陣雨或雷陣雨,關中、陜南部分地方37℃、安康東部可達39℃;今晚到15日:陜北陰天,榆林南部中雨,榆林北部部分地方暴雨,延安有小雨或陣雨,關中晴天間多云,陜南多云間晴天、南部有陣雨或雷陣雨;16日:陜北陰天,榆林南部陣雨或小雨,北部大雨、局地暴雨,關中晴天間多云,陜南多云間晴天。
釋疑 朋友圈里預報的41℃靠譜嗎
根據西安市氣象臺預報,西安今天多云,27℃~37℃;明天晴天,26℃~36℃;后天多云,27℃~36℃。但是,不少人在朋友圈內熱傳手機自帶的天氣預報軟件中,畫風是這樣的:星期日-星期三都是41℃,星期四是41℃,星期五是40℃“為啥天氣預報不一樣呢?難道是因為上了40℃不用戶外工作就專門預報低于40℃嗎?”市民李先生提出疑問。
對此,西安市氣象臺專家對記者解釋稱,氣象臺預報的是正確的,一些手機軟件上預報的信息不靠譜。在這里要普及三個概念。
氣溫: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指在野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一般在百葉箱內測定)。氣象部門所說的地面氣溫,就是指高出地面約1.5m處百葉箱中的溫度。
體感溫度:是指人們舒適的感覺,是人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尤其是皮膚與外界環境接觸時在身體上或精神上所獲得的一種感受。它除了溫度的影響以外,還受到其他氣象因素——濕度、風和輻射的影響。
地表溫度:就是地面的溫度。太陽的熱能被輻射到地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熱,對地面的溫度進行測量后得到的溫度就是地表溫度。
首席記者姬娜 實習生高陽 劉嘉婧 劉璐 通訊員張雅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