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渭橋濕地美景

  本報訊(記者文錦)明天西安最大濕地灞渭橋車游濕地開放后,又為市民提供一處親近濕地的新去處。隨著它的建成,西安還有哪些濕地公園呢?8月17日記者從西安市水務局了解到,西安建成包括車游濕地在內的七大濕地公園,成為“古城之腎”。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既充滿了原生態的野趣,又可使生態環境變得不同。濕地保護,西安市行動得很早。在2006年12月就出臺《西安市濕地保護規劃》,今年年底前,西安將完成各區縣濕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完成后進行全市濕地劃界立標工作。

  據西安市水務局副局長劉博介紹,為打造八水潤西安勝景,從2012年開始西安實施“571028”工程,其中7就是根據規劃,以渭河為骨架,以渭河一級支流為框架,按流域根據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的重要性劃定濕地保護區范圍,根據周邊地形及河流特點,由西至東本次共規劃有周至黑河濕地、渭人工濕地、澇渭濕地保護區、灃渭濕地、涇渭濕地保護區、灞渭橋濕地、灞河灞橋濕地共七大濕地。據統計,目前西安市濕地總面積達到1.83萬公頃,占全省濕地總面積的5.95%。

  “近年來,隨著西安湖泊和水景觀的增多,市民明顯感受到空氣濕潤度在明顯增加,讓人沒感覺到干燥,列入適居城市之列。”劉博說,整治不是簡單地將沙坑填平,重修河道,而是選擇建造“地球之腎”進行水生態修復,打造濕地。因為濕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以及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它與森林、海洋一起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