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0月17日)上午,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一號由長征2F遙十一火箭發射升空。
飛行過程中,航天員正對著的儀表上顯示的內容,正是由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
西部網訊 今天(10月17日)上午,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一號由長征2F遙十一火箭發射升空。在此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當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交會對接任務之后,航天員將進入天宮二號執行相關的任務。對于航天員來說,神舟十一號飛船更像是航天員進入太空的交通工具,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是航天員安居休息、工作的SOHO。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為神舟十一號飛船和天宮二號配備了中繼終端、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和天線網絡,分別在兩個飛行器上都有裝配。這三套“利器”連續地支持航天員的交通運輸以及在SOHO中的工作,全程為航天員提供無縫服務。
中繼終端——搭建信息傳輸太空通道
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發射后,中繼終端對于確保與地面通信的實時暢通發揮了重要作用,搭建了信息傳輸的太空通道。在載人交會對接過程中,神舟十一號飛船和天宮二號上的中繼終端將同時工作,通過與天鏈一號衛星建立星間鏈路,搭建天基測控通信系統,可以對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飛船實現同時測控、同時進行高速數據傳輸,所建立的星間鏈路可以實時向地面傳輸交會對接畫面。
在交會對接任務中,神舟十一號飛船和天宮二號上的中繼終端將根據其飛行程序的指令鏈要求,計算出中繼終端天線的指向數據。之后,中繼終端中的轉動設備將天線指向中繼衛星,這樣就完成了中繼終端對中繼衛星天鏈一號的捕獲跟蹤,并向中繼衛星發送數據,從而建立了從神舟十一號飛船、天宮二號到中繼衛星再到地面站的數據傳輸鏈路,這樣就可以進行數據傳輸與通信。
天線網絡保障航天員信息收發集散
由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分別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飛船研制的天線網絡是航天員收發信息的集散地。在神舟十一號飛船飛行過程中,飛船上10余副天線收發信號的分類、過濾、傳輸都是通過天線網絡來實現的。當交會對接完成之后,航天員將進入到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而此時,由五院西安分院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研制的天線網絡將繼續作為航天員收發信息的集散來為航天員服務。西安分院研制的天線網絡全程保障信息傳輸的暢通。
當飛船接收和發送信號的時候,信號通過天線網絡時,其首先要對信號進行選擇,并通過天線網絡中的雙工器對信號雜波進行過濾,然后轉換為可接收或發送的信號。航天員在太空中接收的所有信息正是通過天線網絡這個信息的集散地來接收和傳輸的。天線網絡負責為各類信號建立獨立通路,保障其傳輸的穩定和通暢。
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太空APP 智能管理空間實驗室數據
在神舟十一號飛船飛行過程中,航天員正對著的儀表上顯示的內容,正是由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該軟件是航天員的智能太空APP,匯集了神舟十一號飛船上14個分系統的數據信息,然后在儀表顯示器進行顯示。由西安分院開發的這款與航天員直接密切聯系的太空APP,是航天員進行人機對話的“智能管理員”。
當交會對接完成,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之后,航天員仍然要使用西安分院為天宮二號研制的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這款APP可以幫助航天員一目了然地掌握自身和飛行器的所有情況。
近距離了解這款智能的APP,可以看到在航天員使用的儀表下方,有一排分別標著姿態綜顯、地圖環控、計劃熱控等一系列的按鈕。航天員會根據飛行任務選擇自己需要的畫面。當航天員點擊姿態綜顯按鈕之后,與飛行器相關的開機時間、軌道控制時間、飛行速度等近20項信息都會顯示在屏幕上。航天員通過太空APP就可以時刻直觀地掌握飛行器各個系統的工作狀態。
除了顯示看似乏味的數字信息以外,航天員所用的太空APP還可以顯示飛船全姿態圖、彩色世界地圖、交會對接畫面等50余組畫面。由于這款太空APP采用了獨特的圖形顯示技術,實現了圖形、文字的智能化處理與顯示,為航天員執行任務提供了清晰、直觀、舒適的顯示界面。
此外,在未來的空間任務中,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會根據需要適當開發部分具有娛樂功能的界面,以緩解航天員的精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