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別姐妹悲喜交加????本報記者李宗華攝
西安北客站3號出站口,郭利在等妹妹回家。此時,距離妹妹被拐走,已過去13年,她直直地挺著身子,頭昂著。
一別13年,父親去世,郭利嫁人。“她今年應該23歲了,我能想起來她長啥樣,”2月20日下午6點半左右,郭利接到電話,對方說高鐵晚點,“沒事沒事,我就在出站口,穿黑上衣,藍色絲巾,好找得很。”
快7點了,又一趟列車靠站。迎接郭珊回家的志愿者們,打開橫幅,抱來一大捧鮮花。“來了來了。”有人在郭利身后,喊了一句。擠在這里的人,向別的方向跑去,只留下郭利,仍在原地站著。
原來,郭珊是從2號出站口出來的。像是聽到了嘈雜聲,郭利趕緊轉身跑來,用胳膊在人群中刨開一條窄縫,撲過去,一把摟住妹妹。妹妹穿紫粉色加厚的棉睡衣,一眼認出了姐姐,“姐姐,別哭別哭。”她留著寸頭,目光呆滯,口齒并不清楚,但看到郭利的瞬間,她記得姐姐的樣子。
陪同郭珊一起來的,還有浙江臺州市黃巖區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回家了,回家了,回家就好,”工作人員陳鴿說,郭珊是2009年被當地派出所以流浪乞討人員送到救助站的,“當時,她穿得很狼狽,智力也有障礙,問她家在哪里,她說不清,也不會寫字。”
唯獨有幾個信息,郭珊牢牢記著。比如她的名字,她父母的名字,她姐姐的名字。她是怎么從陜西到了浙江?陳鴿說,郭珊被人拐走后,逃跑了一次,后來再次被拐走,她再次逃跑,“受到了刺激,她的智力出現障礙,后來就一直靠流浪乞討為生。”
2004年,妹妹在家門口玩時不見了,家人找了好幾天都沒找到,懷疑是被人拐走了。因為母親去世得早,父親又是殘疾人,找人的擔子,就落在了郭利身上。2006年,父親在病痛和思念中去世,臨終前,他告訴郭利,“走遍天南海北都要把你妹妹尋到。”
這13年的尋親路,并不順暢。一直到2016年,郭利在山陽縣高速服務區找了份工作,才通過手機,發布了第一條尋親信息。那條信息,寫得簡單明了:“姐姐郭利尋找妹妹郭珊。”在寶貝回家網志愿者的幫忙下,去年年底,才從浙江傳來好消息。
陳鴿說,救助站曾拿著郭利的照片,讓郭珊辨認。“她看到照片時,一下子就哭了。”當時,郭珊還在醫院接受治療,等治療結束后,陳鴿開始安排送她回家。本報記者宋雨實習生陳華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