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張佳偉) 如今網絡送餐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新寵兒,如何提升行業的服務質量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最近,由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聯合百度外賣,發布了一則《外賣配送服務規范》團體標準,將于今年9月1號起正式實施。那么“規范”的標準和內容有哪些呢?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來看記者的報道。

  “規范”中規定外賣配送機構應具備企業法人資質,同時配送箱、配送車和頭盔等也應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在服務人員方面,要求配送人員年滿18周歲,應對配送人員進行身份審核。同時,“規范”中對一些細節作出規定,外賣配送員到達消費者門口,應輕聲敲門,若無人響應,應電話或短信聯系消費者。外賣配送員不應進入消費者家中、收取小費或有其他不文明舉止。

  記者注意到,“規范”發布后,不少網友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網友1:“在尊重的基礎上就是應該對這種行業進行明文規定的限制,以免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網友2:“因人而異吧,還是希望給外賣小哥多點寬容,大夏天的來回跑,確實不容易的。”

  面對“規范”的即將實施,一些送餐員表示,有規定才能更好地去為客戶服務,這是好事,但自己在送餐時,也會遇到一些窩心事,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出臺保護他們的措施。

  外賣送餐員劉威:“去年夏天西安大暴雨,我給客人打電話,請求客人理解一下,但是客人非常的不耐煩,說你就算游泳也要把餐送過來,當時很心酸很心酸。”

  記者:“知道該怎么去解決嗎?”

  外賣送餐員劉威:“不知道。”

  對此,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秘書長姚歆表示,目前外賣配送行業涉及到餐飲以及物流等行業,外賣配送人員維權誰來監管,現在并沒有明確,下一步他們也會跟相關部門進行積極協商,逐步推進相關措施,更好地維護外賣配送員的合法權益。

  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秘書長姚歆:“我們現在也在做調研,未來的話,我們可以跟全國總工會(以及)相關的產業工會進行溝通,按照外賣送餐員的產業劃分,我們國家在全國總工會下下面有一個財貿分會,原來我們沒有標準,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現在再從有到全、到完善、到更好,我們會逐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