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秦都市報


昨日,省氣象臺繼續(xù)發(fā)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未來48小時內,西安、咸陽南部、渭南南部、安康部分地區(qū)最高溫達37℃及以上,西安城區(qū)、渭南南部、安康東部局地可達39℃以上。
關中高溫熱浪、陜北暴雨襲擊、西安藍天白云,我省近期天氣比較復雜。今年入伏以來,西安每天都是高溫天,動輒40℃的天氣正常嗎?啥原因導致高燒不退?為啥不進行人工增雨?陜北暴雨又是啥原因?最近市民看到的藍天是假藍天?臭氧超標對人體有哪些危害……記者就廣大讀者和網友關心的九大問題,采訪了多位氣象專家。
為啥實際感覺比預報的更熱
昨日,網友“無米夏”說,家中溫度計顯示41℃,外面地表溫度接近60℃,一瓶水倒地上,一眨眼就蒸發(fā)干了,感覺比天氣預報中的溫度還要高,是不是預報的溫度會“保守”一些?
“氣象臺說的溫度是自然的空氣溫度,觀測站設立在地勢開闊、有植被、通風的地方,而且是1.5米的高度。”省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田武文介紹,人們的體感溫度,還要受城市熱島效應等影響,比如水泥地面、汽車尾氣等,所以人們會感覺更熱一些。
體感溫度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人們感覺熱,除了高溫因素外,還有相對濕度因素。
西安動輒出現40℃高溫反常嗎
印象中,西安以前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很罕見,最近已連續(xù)兩天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了,今年入伏以來,幾乎每天都是接近40℃或超過40℃,這是烤熟人的節(jié)奏,是不是太反常了?
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劉勇說,西安等地持續(xù)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與歷史同期相比屬于少見。
但也不是沒有,比如去年的7月份,西安就出現過兩輪持續(xù)3天的40℃以上的高溫天氣。
啥原因導致持續(xù)高燒
“溫度一下子就超過40℃,這到底是咋回事?”市民林女士問。
氣象專家說,目前,我國多地持續(xù)高溫。入伏以來,西安持續(xù)高溫天氣,沒有明顯降水,積溫高,熱能量大,累積到一個峰值,集中“爆發(fā)”。當然,近期“高燒”持續(xù)不退,主要是受副高——副熱帶高壓控制。
我們說的副壓,一般是指對我國影響較大的位于北半球西北太平洋上的副高,它常年存在,是一個穩(wěn)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系統(tǒng)。在夏季,因為強度高,其范圍幾乎可占整個北半球面積的1/5-1/4,在冬季,強度和范圍都會減小。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21世紀以來,副高在夏季的強度明顯增強,2001-2017年的平均強度比1981-2000年增加了近40%。由于副高的增強,中國出現極端降水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劉勇表示,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越來越多,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持續(xù)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
西安為何是我省的高溫中心
“我感覺西安就是陜西最熱的地方。”市民秦先生說出心中的疑惑。
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方建剛說,我省有兩個高溫分布中心,一個在渭河河谷關中平原地帶,高值中心在西安、大荔一帶。另一個在漢江河谷地帶,高值中心在安康、白河、旬陽一帶。
西安為何是我省的高溫中心?方建剛分析道,西安處于渭河河谷關中平原地帶,地理位置使得其容易出現高溫,下沉氣流強,有助于增溫。與此同時,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地面不斷硬化(如水泥路面和黃土路面的吸熱不同,放出的熱量也不同),高樓林立等,使得高溫升高。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李明也認為與地形有關,關中盆地容易聚熱,散熱慢,在沒有雨水的夏季,就出現了持續(xù)的高溫。
為啥不進行人工增雨
市民吳女士提出疑問:天氣這么熱,為何不進行人工降雨?也好緩解一下高溫帶來的燥熱。
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專家解釋稱,人工增雨要有一定的天氣條件,不能憑空增雨。人工增雨最理想的天氣是,作業(yè)區(qū)上空有水汽含量較豐富的積狀云,且云層較厚,云頂高度在6100—12200米之間,地面有小于10公里/小時的微風。由于目前水汽條件不足,達不到條件,也就是說,人工增雨作業(yè)“英雄無用武之地”。
何時有雨水來驅趕高溫
“啥時候是個盡頭?啥時候能有雨水來緩解炎熱呢?”網友“默默”問。
根據21日最新預報,最近5天都是高溫。22日:關中、陜南多云間陰天,西安、渭南、安康部分地方有36-38℃的高溫天氣;23日:陜南東部晴天間多云,西安、渭南、安康部分地方有36-38℃的高溫天氣;24日:關中南部、陜南東部有35℃以上高溫天氣;25日:關中南部、陜南東部有35℃以上高溫天氣;26日:全省晴天間陰天,大部分地方有陣雨或雷陣雨;27日:陜北、關中晴天間多云,陜南陰天有陣雨。
西安22日白天:多云間晴,26—40℃;23日:晴間多云,26—39℃;24日:晴間多云,25—39℃。
為何陜北持續(xù)有暴雨
“我們這里有雨,此時溫度21℃左右,適合避暑。”昨日,陜北網友曬出天氣圖,不過,最擔心有暴雨。
根據省氣象臺日前發(fā)布的暴雨消息:19日下午到25日,我省榆林地區(qū)和延安北部將有持續(xù)降水天氣,19日下午至20日白天、21日到22日、24日到25日榆林北部和西部有大到暴雨。
劉勇說,陜北地區(qū)出現的暴雨,主要也是因為受副高外圍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
為什么會有臭氧污染
記者在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發(fā)布平臺上查詢到,今年7月17日入伏第一天,因為臭氧污染超標西安當天輕度污染,連續(xù)9個“藍天”戛然而止。近年來西安市臭氧污染天數逐年增加,2014年8天、2015年21天、2016年37天、2017年61天。
西安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臭氧(O3)是二次污染物,大多來源于汽車尾氣、工業(yè)生產排放出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在光照作用下發(fā)生光化學反應生成。其對能見度的影響與PM2.5完全不同,有時候明明看見天氣晴朗,但其實臭氧已經超標了。
臭氧超標對人體有啥危害
“這些年我認識了霾,可對臭氧還不了解,它對人體有啥危害?”市民鄒女士問。
專家介紹,如果空氣中臭氧濃度過高,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炎癥病變,出現咳嗽、頭疼等癥狀,甚至會對皮膚、眼睛、鼻黏膜產生刺激。
夏季臭氧濃度最高的時段是14時至16時,從傍晚到第二天太陽升起之前,濃度快速下降。建議市民在室外臭氧濃度高時,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減少室內通風換氣次數,可開啟室內空氣凈化設備;外出時,可戴帽子、眼鏡及口罩等防護品;平時應增加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可適當減輕臭氧對上呼吸道的損傷。首席記者姬娜實習生李唯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