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秦都市報

貧困的家,富裕的愛。貧困戶五口之家,三人為二級精神殘疾,唯一的勞動力和頂梁柱是65歲的林剛緒,帶著五歲的孫子,靠拾破爛維持家里的一切。人窮志不短,20年如一日,林剛緒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只要我的一雙手還能動,決不給國家和政府添負擔(dān)!”
一雙手撐起一個家
國慶前夕,當記者驅(qū)車輾轉(zhuǎn)找到位于商州區(qū)沙河子鎮(zhèn)林溝村8組的貧困戶林剛緒家,已過晌午。踏進院門,滿院子堆放的都是些廢舊鋼筋、鐵絲和能換錢的鐵皮桶,還有一輛破舊的架子車和自行車。正屋里,五歲半的小孫子林景來正在幫爺爺洗鍋,看起來非常熟練。推開兒子睡的房間門,格外凌亂的臥室里,汗臭味有點刺鼻。看到家里來了陌生人,41歲的兒子林文斌和兒媳陳小娟呆滯的目光始終圍著我們轉(zhuǎn)。
表明來意后,老人招呼我們在院里坐下,小孫子緊緊依偎在爺爺?shù)膽牙铩L崞鸺依锏木硾r,老人眼淚唰一下涌出來。
一個家 三人患精神疾病
今年65歲的林剛緒,從小就被送養(yǎng)到現(xiàn)在的這個家。1977年高中畢業(yè)后回到村里農(nóng)業(yè)社,1979年進到沙河子綜合廠干了10年的修理工,之后又回到村里當起了木匠,成了家。因為心靈手巧會些技術(shù),在當?shù)厮愕蒙鲜莻€能人。
現(xiàn)在住的磚木結(jié)構(gòu)的老房,都是他領(lǐng)著兒子和女兒,自己砌磚蓋起來的。2005年,新房剛建好,女兒林全突然患上了精神疾病,越來越厲害,現(xiàn)在一天到晚不知道饑餓。今年都32歲了,因為得了精神疾病,沒有一個人上門來提親。
兒子林文斌早在20歲那年,就開始慢慢患上精神疾病,起初喝了藥,還能幫忙干點家務(wù)活,犯病了,暴躁行為折騰得鄰里都不得安寧。家里的房門也不曉得被砸爛了多少回,都是林剛緒自己用鐵皮給釘上的。后來經(jīng)村里人介紹,給兒子林文斌找了一個也患有精神疾病的姑娘結(jié)了婚,至今未生育。
“兒子、兒媳、女兒經(jīng)鑒定都是二級精神殘疾,啥都做不了。”為了給家里接個后,2013年,林剛緒抱養(yǎng)了現(xiàn)在的孫子林景來。
屋漏偏逢連陰雨,2016年正月十五,老伴因患癌癥花去了家里東拼西湊的十多萬元,終因醫(yī)治無效去世。
撿來舊磚 要給娃蓋新房
用林剛緒的話說,這么多年,家里的花費,都是靠他一個人拾破爛換來的。一有空,他就到處轉(zhuǎn)著拾破爛賣。村里的廠子為了照顧他,把一些廢舊材料不要錢送給他拿去賣錢貼補家用。鄰居們只要能幫上忙的,都不會說半個不字。
家住拉林子村的寇剛,是林剛緒的小學(xué)同學(xué)。說起現(xiàn)在林剛緒家的情況,他深感同情,“這個家,這么多年要不是靠剛緒一雙手硬撐著,早就垮了。”
從2017年7月開始,林剛緒一有空,就去臨近的拉林子村拆遷工地上撿磚頭。到2017年底,他一個人用半年時間撿回來5.4萬塊舊磚,還有一些能用的舊鋼筋,蓋房都能用得上。“我外甥7月份就把地基打好了,準備年里把兩層主體建起來,墻到時候我自己粉。”堅強能干的他,總是想著一切能省錢的辦法把日子往好里過。
只要還能動 總會看到幸福那天
算起家庭收入賬,林剛緒說,“這些年,也感謝國家政策好,全家五口人都享受B類低保,還有三個娃的殘疾生活補貼,加上我還有養(yǎng)老保險,苗圃收入補貼點家用,有空再出去拾些破爛賣,我相信,苦日子遲早會熬出頭的,總會看到幸福那一天!”
林溝村黨支部書記林治民說:“剛緒這一家子確實可憐,但他不等不靠,啥都靠自己一雙手頑強打拼,成為全村貧困戶勵志脫貧的榜樣。村上、鎮(zhèn)上這些年只要是政策能照顧到的都向他傾斜,相信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