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 村道變成風景線、農戶變身江南美麗庭院……2019年,西安市長安區計劃建設花園鄉村23個,努力把鄉村建成“悠然春風里,回首望秦川”的美麗花園。近期,有哪些風景獨好的花園鄉村呢?一起去看看。

走進引鎮街道天王村,青山遠黛就在眼前,村容村貌較之以前更顯整潔,道路兩旁種植的各色花卉綠植,令人不禁感嘆,夢里的美麗鄉村就在此。
自去年區委、區政府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安排部署花園鄉村建設以來,天王村積極開展此項工作,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建廣場、修花園,將村內所有道路硬化、亮化,在路邊種植綠籬、玫瑰、鳶尾,補栽樹木,修建具有農村風味的花壇、景觀、文化墻,村內外環境及鄉村精神文明都有了很大提升。
“以前我們村環境不好,晚上也沒有路燈,吃了飯以后就在家睡覺也不出去,現在村里都有了路燈,也搞綠化,到處都栽的花花草草,道路也硬化了,又修了廣場,我們吃完晚飯就可以出去跳跳舞鍛煉身體,也可以帶孩子出去轉轉?!贝迕耨T東玲說。

“入畫秦嶺、山水相依、步步皆景、生態宜居”是白塔寺村的王莊社區給人們最大的感受。依山而建的一排排青瓦白墻小樓與秦嶺美景相映成趣、相互融合,實現了“青山依舊、綠水長流、印記鄉愁”的花園鄉村盛景。
百塔寺村村主任王盼說:“我們生活在秦嶺腳下,祖祖輩輩依靠著這片土地生活著,可以說這里不僅有我們的記憶,更有我們的根。因此王莊社區在建設中充分考慮生態保護這個問題,尤其在基礎建設方面,已經實現了雨污分離、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等,其中首個垃圾銀行極大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和參與程度,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同時,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據了解,王莊社區二期建設正在施工中,預計明年3-4月完工,5-6月能讓剩余群眾入住。下一步還將在鄉村旅游接待方面下功夫,將“鄉村+旅游”進行產業融合,繼而實現共享田園風光、促進居民增收、踐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
“出門大花園,回家小花園”這是王莊社區居民對于自己居住環境的希望,也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東興村,由車家巖、孫家巖、岔道口、光昌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去年區委、區政府提出建設“花園鄉村”,東興村兩委會一班人,根據各自然村實際情況,制定了清潔家園片區建設總體方案。東興村黨支部書記孫養寧說:“我們要制定一個接地氣,還要20年不落伍的方案?!?/p>
“‘花園鄉村’活動開展后,村里加大垃圾清理力度,以前的垃圾場現在修成了‘小花園’,村民們閑暇時間就聚在這里聊天、鍛煉,大家的生活質量提高了,村容村貌也提升了。這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希望城里的朋友常到我們村里游玩做客?!贝迕窭钇桨哺吲d地說。

東升村是有名的“花園鄉村”,一進村,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道路兩旁整齊排列的冬青和金桂。刷得雪白的文化墻上的宣傳畫生動有趣;路兩邊青磚壘砌的花壇里,各色植物花卉交錯布置,無不顯示著這個村子的蓬蓬生氣。
說到東升村的花園鄉村,村民邢浩的話里充滿自豪:“咱村里修得確實美!家門口蓋了個村史廣場,景觀好,還耐看,我現在每天閑了就跟鄉黨坐門口喝茶看風景,嘹得很!”
村書記李養學說:“咱們村的‘村史廣場’可是全區獨一家!真正的打造出了看得見青山,記得住鄉愁的人文美景。東升村兩百多年歷史,雖比不得長安有些動輒3千年歷史的村子,但好在傳承有序,村史完整?!?/p>
“花園鄉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村民的心氣兒似乎被緊緊的凝聚了起來,大家根據街辦的要求,開展“三維立體式”整治,對轄區內房屋“上中下”、庭院“前中后”、道路兩側“遠中近”視線范圍內亂堆亂放的雜物進行全方位整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喬村在村容村貌整治的基礎上把廢物利用起來,以鄉愁為主線,設置街道景觀。
村委會副主任張草說:“咱設計這個東西一定要讓村民喜歡,勾起他們的回憶,留住正兒八經的鄉愁。咱是土生土長在農村,知道農村那個年代正兒八經的味道。比如我那個年代有門樓子,我就把那時候的照片讓老人用畫本把它描出來,把印象留下來。因為門樓的標志在那個年代是一個時代的標簽,人們都在這里生活過、愛過、恨過,一代人都在這兒,突然把他們畫在墻上,勾起了他們深深的回憶?!?/p>
街景中,大家愛最喜歡的還是軍農大隊實景畫和農耕文化墻。
景觀做好了,大家又開始著手植樹種草,給收來的甕、缸、壇里種上荷花、蘆葦、水蔥等水生植物,讓村景變得生動了起來。
花園鄉村,鄉村花園,這些村子的華麗變身,為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提供了好去處,也保護了當地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