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歲時偶然得知的一個秘密,困擾了家住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57歲的孟祥嶺大半輩子。

  這個秘密是關于他的身世。有同村的孩子說,他是抱養來的娃。這個秘密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逐漸被證實。數十年來,孟祥嶺最大的心愿,就是搞清他的身世,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我七八歲時,有一次跟村里的小伙伴打架,對方急眼了就說,你是抱來的娃。那是我第一次得知這個事。”7月11日,從河南到西安尋親的孟祥嶺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尋找親人的始末。“過了一年半載,我媽生活在西安的表妹回到河南老家走親戚,在她和我父母的談話中,我又一次聽到了這件事。”

  孟祥嶺說,這位被他稱作姑姑的親戚告訴他的父母,“小娃的親生父母將孩子托朋友送來給我時曾經說,這個孩子我們可以抱給你養,但是你不能再送給別人,也不能讓孩子出西安市。后來小娃的家人托人到我家打聽消息,我給他們說,孩子剛出生3天就抱過來了,身體太弱,我養了幾天就生病死了。”

  孟祥嶺告訴記者,關于自己是被抱養的這一點,他在這次談話的二三十年后再次得到了證實,“我在我家一個木頭匣子里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用毛筆寫著‘小娃的生日’幾個字,下面正是我的出生年月日。”

  雖然心里已經確認了自己是被抱養的孩子,但幾十年來,孟祥嶺從未跟養父母提起這件事。

  “我的養父母對我特別好,我不想因為這個讓他們傷心。”孟祥嶺說,他始終將這個秘密藏在心里,也沒有尋找過自己的親人。直到最近幾年,自己的養父母、姑姑相繼去世,兒女也都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生活,他才逐漸有勇氣將這件事付諸行動。“今年5月,我先跟兒女講了這件事,他們都很吃驚,非常支持我找回自己的家人。”

  這幾天,孩子們干脆陪著孟祥嶺來到西安。可是一晃50多年過去了,這個城市早已變了模樣。孟祥嶺說,關于自己親生父母的相關信息,他以前還聽那位姑姑提過一句,“好像說我父母是下放干部,在我之前還生了四個兒子,我是老五,最后家庭困難實在養不起了,才把我送了人。雖然真實性無法考證,但我相信他們送我出門也一定舍不得,我一點都不怪他們。”

  孟祥嶺告訴記者,自己如今生活幸福,尋找老人只是希望能有機會盡孝,“如果老人已經不在了,多個兄弟來往走動著也好。”他希望,如有知情人,能通過本報與他聯系。 

  本報記者 張晴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