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家住雁塔區林凱花園小區的業主趙先生將愛車停放在小區施劃的車位上后離開。7月29日一大早,他取車卻發現車門、車窗、車頂多處被砸壞。“左后側車門被砸得變了形,玻璃碎了,車頂上還有幾處凹陷的地方。”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在現場看到,砸壞自己車輛的“罪魁禍首”,是小區外墻脫落的瓷磚瓦塊,隨后將這事反映給了小區物業。
車停小區樓下
遭遇“飛來橫禍”
“我給物業交著物管費,停車也交著停車費,現在車又停在車位上,被小區外墻砸壞了,物業應當承擔這個維修責任。”趙先生說,可是修車時4S店報價5000元左右,小區物業只肯承擔3000元,雙方就此事僵持。“就這3000元,物業還說不是以修車費的名義,而是為體恤老業主,不然再有類似情況,業主都要找他們修車。”趙先生稱,對此他十分不滿。“一是我認為這個責任本來就應當他們承擔。二是我覺得,不能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得趕緊維修,不然砸到人咋辦。”
趙先生告訴記者,早在兩年前,小區內就已出現過外墻瓷磚掉落的情況,為此,業主們曾多次向物業提出修繕小區外墻的要求。“物業每次都說修,光啟用大修基金的簽字,我個人都簽了兩次了,可到現在一直沒修。”趙先生說,他目前最大的訴求,就是要物業承擔起修車和修外墻的責任。
物業賠償方案
業主不接受
8月2日下午,記者就此事聯系了該小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回應,事情發生后,他們一直在積極解決。“我們給出了賠償方案,但是業主沒有接受。”該工作人員稱,趙先生停車的地方并非是小區施劃的車位。“小區車很多,到處都停的有,很難說哪里是正規車位。而且他停車的地方,以前就有瓷磚掉落過,為此我們張貼了提醒高空墜物的告示,提醒大家不要在那一帶放車,但業主依舊在此停放,也有一定責任。”
該工作人員說,小區外墻瓷磚脫落一事,兩年前就發生過。“我們也想大修,但部分業主不同意啟用大修基金,所以當時事情發生后,我們只能小范圍修了一下。”至于3000元非賠償款而是“撫慰金”一說,該工作人員稱,“這個我不清楚。”
律師說法:
物業應承擔相應責任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良善律師認為:本案屬于典型的因建筑物脫落致損的侵權糾紛,如果瓷磚脫落是因為質量問題,且尚在保修期內,則由開發商承擔責任;如已經超過保修期且不存在質量問題,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由存在過錯的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承擔責任。
趙良善律師建議,雙方應盡量協商解決此事,如協商不成,可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由法院根據本案事實及相關法律規定予以判定。同時他建議物業,盡早通過業主委員會表決同意動用大修基金,予以維修,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傷及他人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