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似火,瓜果飄香,又是一年收獲季。地處渭南市華州區大明鎮漁池村的200余畝網紅水果“恐龍蛋”杏李枝頭搖曳,長勢喜人,飽含汁水的杏李泛著光澤,讓人垂涎欲滴。
“蓋樓房、娶新娘、上學堂……全靠恐龍蛋蛋來幫忙。”這樣的童謠已成為漁池村群眾增收致富的寫照。
“恐龍蛋”是杏李的換代產品,因其果肉血色、色澤艷麗,芬芳馥郁、肉質細嫩,酸甜可口、汁多味美,纖維少且果核小,具有生津利尿、清除肝熱、抗癌和增強機體活力、延緩衰老的作用。因有利于身體健康而被公認為21世紀的水果驕子。
“‘恐龍蛋’目前是網紅水果,盛名在外,在快要成熟的時候,南方許多客商就上門爭相訂購,在上海、成都、江浙一帶走高端銷售。目前價格穩、銷路廣、不愁賣是其特點,群眾只要用心務好,就能坐等成熟期,在家數鈔票了。”漁池村村委會主任李正峰給記者介紹道。
漁池村地處秦嶺北麓,晝夜溫差大、光照足,氣候適宜,群眾歷來有種植水果的習慣,恐龍蛋在漁池村種植已有好多年了,前些年群眾對果子的市場前景不了解,持懷疑觀望態度,為了打消群眾的顧慮,李正峰就先行先試,甘當“吃螃蟹”第一人。種植了幾畝掛果后,產量高、價格穩、客源廣。什么掙錢,群眾就愿意種植什么,現在漁池村已種植了300余畝,其中扶貧產業園就種植了68畝,等到掛果后,貧困戶穩定脫貧不成問題。
“盛果期的樹,一畝地可以采摘3000斤至5000斤,目前市場批發價每斤是3.5元左右,每畝地的產值就是9000元到1.5萬元,我種植了2畝多,年收入就是兩三萬元,等到今年把果子賣了,就添些新家具,為紅火日子再添一把火。”種植“恐龍蛋”脫貧后的李壽民高興地說道。
目前,“恐龍蛋”已成為漁池村群眾打開致富之門的支柱產業,在廣袤的田園間果農們用自己的辛勤勞作不斷演繹著脫貧致富的奮斗之章。
白妮 郭永利 本報記者 楊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