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陜西都市快報

  如今,不管是網購還是實體店購物

  都有客服,

  品牌有品牌客服

  平臺有平臺客服。

  可是這客服到底是真還是假?

  可得留個心!

  這不,最近,在西安工作的小王(化名)

  就中了“偽客服”的圈套!!

  從來不亂花錢的她,

  現在被7家網貸平臺催要21萬欠款。

  而她自己卻說,這些錢她一分都沒花。

  這是咋回事兒???

  今年四月份,在西安一家培訓機構當老師的小王,上班途中突然接到了一個奇怪的電話。

  電話中,一位自稱知名網購平臺的客服的人說他們的實習工作人員不小心為小王(化名)開通了知名網絡商城的會員服務,他們對此表示很歉意,問小王是否需要取消,如果不取消的話,每個月是會扣掉600塊錢,然后持續扣12個月。

  小王(化名)說,當時是用耳機接的,加上本人的心情很糟糕,所以也沒有過多的去詢問,對方說什么,他也就跟著就聽了,當時也沒有很清晰的辨別能力。

  而這個所謂的“客服”就是騙子,但對方準確說出了小王的姓名和網購平臺的購物信息,這讓小王對騙子的身份絲毫沒有懷疑。而在此后,小王一步一步走入對方設下的圈套。

  
這位假客服,讓小王找一個網速穩定的WiFi,并且不要中斷電話。同時謊稱他們后臺收不到回執單,沒法幫小王取消知名網絡商城的會員服務,讓小王回憶有沒有用過一些金融產品,小王告訴對方說自己有一張信用卡里面提取了8萬元,尚未還款。

  小王(化名)說,客服一直指使他去下載一些網貸APP,然后去做貸款去,把之前的一些信用卡或者金融服務補充上,然后才能去成功的取消這項業務。

  
在假客服的遠程語音指導下,小王一口氣下載安裝并注冊了7家網絡金融平臺。

  小王(化名):

  “有支付寶、平安普惠、微粒貸等7款網貸APP,當時都是以最大的金額度提現取款的,前前后后貸款有將近21萬。

  
小王說她每注冊完一家網貸平臺后,對方都讓她以能貸到款項的最大額度提現,同時將提現的錢轉入到對方提供的銀行卡號。記者看到小王最大的一筆貸款來自微信微粒貸,金額高達63000元。

  小王(化名)說,她通過自己的手機銀行儲蓄卡為對方轉款,對方前后不間斷地給了兩個賬戶,先是石維國,然后是裴正。

  就這樣,偽客服跟小王的通話持續了一個半小時,等所有錢都轉到指定賬戶后,對方掛了電話。這時小王才反應過來自己上當了。

  小王(化名)說,后來她去再看的時候,這通電話打進來那個時間段,她手機收到聯通運營商的短信,提示這個電話號碼是一個境外詐騙電話。

  當看到來自運營商和西安市公安局發來的提示短信后,后悔莫及。但面對7家網貸平臺的催款,她疲于應付。

  小王(化名):

  “因為是網貸,會牽扯到我的信用,為了不讓我的信用受到影響,我有竭盡全力的去還,兩個月兩個月是7款APP全還,從第3個月開始就只還了個別APP,前前后后大概還了有將近5萬塊錢左右,現在我實在是就是沒有辦法再繼續償還下去了。

  小王說事情發生后,

  她第一時間向西安公安高新分局報警,

  如今四個多月過去了,

  她還在苦苦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