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秦都市報
本報訊(記者 文晨)日前,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和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組織編寫的《2019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國家農民教育培訓專項工程基本覆蓋所有農業縣,2018年總投入資金20億元,帶動省級財政投入資金6.25億元,共培養高素質農民約90萬人。
近年來,各地按照中央決策部署,深入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加快培養高素質農民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作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省推進省份,陜西2018年全省新增新型職業農民21516人,較2017年增長19.4%。截至目前,全省累計系統化培訓職業農民14.93萬人,認定87757人,其中,生產經營型占67%,專業技能型占11%。到2020年,全省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達到20萬人。
據統計,全省有近70%來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或創辦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近40%常年從事或投身于農業先進科技知識傳播,有近15%從事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有近5%擔任村兩委骨干。新型職業農民發揮在發展產業、技術、銷售等方面的優勢,通過技術幫扶、入股分紅、務工激勵,積極吸收貧困戶進社、進園、進場發展產業,促進增收。2017年以來,我省共有15000多名職業農民和50000多名貧困戶實行了結對幫扶。同時,2300多名職業農民擔任鎮村兩委骨干,以強化基層黨支部建設為引領,以實踐村民自治、建設法治鄉村為導向,全面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文化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為我省鄉村振興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