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
西安市一個年僅29歲的男子
服農藥自殺了。。。。。。
這名男子姓宿
在西安市東門外經營著一家洗衣店
7月21日晚上
小宿的愛人朱女士突然接到一個電話。。。。。。

多個貸款平臺欠款
29歲男子喝農藥自殺
朱女士:“突然有個陌生號碼打給我說,路上躺著個人,讓給我打電話。”
等朱女士趕到現場,丈夫情況不容樂觀。
朱女士:“看到我老公嘴唇是青的,眼睛也特別腫,渾身發抖。”
隨后,丈夫被送醫院搶救,彌留之際告訴妻子,他服下了俗稱敵草快的烈性農藥。7月23日,丈夫小宿終因搶救無效身亡。
朱女士告訴記者,丈夫生前瞞著她在多個欠款平臺欠下數額不小的錢,丈夫死后,各類催款電話還是頻繁轟炸著他的手機。就在記者采訪時,電話還響個不停,有借款平臺甚至發來了律師函。
朱女士:“我也不知道是干啥的,就接了,接了之后是各個平臺各個銀行催款的電話。”
催款電話:“最好你們給家人親屬再說一下,把逾期的錢還掉,拖得越往后,對你個人來說也沒什么好處。”
朱女士分析,丈夫頻繁貸款并自殺的原因,很可能與最近家里的經濟狀況有關。
朱女士:“他前一天離家出走了,手機之類的全部放在家,我就想著可能事情不太好,以前我上班的時候,他都一直在外面買飯,但是最近也缺錢,就一直回來自己做飯,因為疫情影響,店里生意也不太好,我們是一個洗衣店,夏季也是淡季,最近基本上就沒有生意。”
29歲正當年的丈夫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留下了一家老小。
朱女士:“孩子現在才一歲多,老人五十多歲,身體也不是很好,我必須得堅強下來,我自己如果再倒下去的話,這個家真的就塌了,我得撐下去這個家,可憐的就是姑娘,這么小,以后就沒有父愛,沒有爸爸了。”
家屬質疑農藥店賣藥不合規
藥店:確實沒登記
朱女士說,丈夫在外輕生喝下農藥的當天,并沒有攜帶身份證和手機,卻輕易地買到了農藥。
朱女士:“買農藥的時候,要有一定的程序,比如登記身份證信息或姓名登記,店里就沒有問過,直接賣給我老公了,他們的草率導致了我老公很輕易拿到了這個藥,他沒拿身份證也沒拿手機,沒有辦法登記,這藥也就沒有辦法出售,這事可能就避免了或者延緩了。”

朱女士說,對方涉嫌違規售賣農藥的事,雖然不是導致自己老公自殺的直接原因,但她覺得這樣的行為,值得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在西安市高新區靈沼街道這家玲玲農資經營部,店方承認小宿買農藥時并未登記,不過店家態度卻有些不以為然。
農藥店老板:“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當時登記了能咋,登記了他拿回去還是喝了,他買一瓶是小戶不是大戶,這事情我們確實是當時忙疏忽了,沒有登記,但是你想一下,我們如果登記信息他還是會這樣,違規不違規,不是你們說了算。”

記者注意到,店內醒目處懸掛有建立銷售臺賬的規定牌,明確了如實記錄銷售農藥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企業、用途、購買人姓名及身份證號等內容,同時《農藥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也明確,農藥經營者應當建立銷售臺賬。顯然,給小宿售賣農藥時,這家農貿店并沒有這么做。而隨后,記者也走訪了西安市南郊高新區和長安區多個街辦的農藥銷售店面,發現這樣的問題竟然普遍存在。
地點:西安市長安區高橋街辦

在高橋街辦一家懸掛著“化肥 農藥 種子”的店面里,記者詢問是否有除草劑類的農藥售賣,老板爽快地表示,有!聊起如果人有意或無意服用農藥的危害,老板心知肚明。
記者:“ 這人如果喝了會怎樣?”
農藥店老板:“那肯定救不活。”
然而,整個銷售過程中,對方沒有根據規定向記者索取身份證件,也沒有進行登記。
地點:西安市高新區東大街道

在西安市高新區東大街道這家強健農產品經營部,記者詢問農藥時,對方同樣很隨意。
記者:“有百草枯嗎?”
農藥店老板:“有,十五塊。”
記者:“需要登記嗎?我看人家說是要登記。”
農藥店老板:“不用登記。”
真不需要登記?記者隨后撥通了西安市農業農村局的電話咨詢。
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不管是進貨還是銷售,都需要建立臺賬制度,需要嚴格登記身份信息、購買數量等等。”
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登記臺賬制度,但如果沒有嚴格遵守這樣的規則,一旦被別有想法的人輕易購買,可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看來監管部門可得操點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