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

  陜西一位范女士

  出現頭頸部姿勢異常狀態

  但是沒有做任何診治

  然而在接下來漫長的日子里

  她的病情卻越來越奇怪

  也越發的嚴重

  病情整整持續了23年

范女士(中)范女士(中)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 趙海康:“當時患者來醫院的時候,非常痛苦,因為頸部肌肉持續的痙攣收縮,抽動、姿勢異常、脖子歪向一側,而且牽拉著她運動都出現問題,吞咽都很困難。”

  41歲的范女士是今年八月份來到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檢查治療的。她告訴記者,23年前,有一天突然感覺頭頸部不對勁,脖子開始向一邊倒,但是剛開始并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她也就沒有做任何診治。可是慢慢地,她發現頭頸部越來越不舒服。

  范女士:“過了四五年以后,整個人的頸部就向左邊倒,拉扯感也慢慢增強了,當時我很難受很難受,我對這個病也不了解,以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

  范女士病情越來越嚴重,并且伴隨著抽搐,嘴和眼睛都是歪的,有時候還需要用手托起頭部。隨后她去了醫院神經內科檢查,檢查結果為痙攣性斜頸。剛開始她服用一些西藥,頭頸部的異常姿勢還能得到有效緩解;可是五年后,又因為影響工作要去醫院進行藥物注射治療;接著一年半以后,藥物注射效果也開始變差。就這樣反反復復幾年時間,病情也沒有得到有效治療,范女士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差。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 趙海康:“患者入院治療的時候,是焦慮伴隨著抑郁,不愿意與人交往,不愿意與人溝通交流, 整個神情非常的沮喪。”

  由于患者的狀況不是很好,趙副院長馬上組織神經外科的醫生會診討論下一步治療方案。據了解,痙攣性斜頸是一種常見的肌張力障礙,屬于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病的一種,主要是由于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頸部肌群自發性不自主收縮導致異常的姿勢或者運動。一般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發病高峰年齡段為40到50歲,主要治療方式以口服藥物、肉毒素注射、外科手術為主。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 趙海康:“這個手術的難度在于神經根的切斷,因為這些神經主要發自咱們非常重要的結構 比如說腦干,如果說在處理神經的時候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相關結構的損傷, 會對患者造成一些災難性的后果。”

  醫生告訴記者,他們在經過充分的討論后,與多學科協作決定對患者實施改良Foerster-Dandy手術。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 趙海康:“我們實施手術大概一個半小時左右,就把這個核心關鍵環節做完了,該手術方式效果確切,有效率能達到90%。經過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查新, 陜西省未見相關的報道,屬陜西省首例。

  手術很成功,范女士心里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變好了。我們也希望范女士能夠可以早日痊愈,回歸正常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