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田珂 )11月13日和14日,山東濟南、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等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根據最新消息,西安方欣市場已經暫停進口冷凍食品交易。

△資料圖
多地進口冷鏈食品或內外包裝
核酸檢測呈陽性
山東濟南: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陽性
濟南市衛健委消息,11月13日下午5時,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山東梁山縣:1份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陽性
11月12日,山東濟寧梁山縣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中,發現1份外地銷往梁山縣的進口冷凍牛肉制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武漢:3份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標本陽性
武漢市衛健委消息,11月12日,武漢市疾控部門發現從青島黃島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去骨牛肉臀腰肉心外包裝樣本有3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經查,該批次進口產品共27噸,1006箱,原產國為巴西,8月7日在青島黃島海關入關,存于青島潤渤冷庫,8月15日出庫,8月17日抵達武漢后一直儲存于中食冷庫,未流入市場。

福建泉州:4份冷凍貨品外包裝陽性
泉州市疾控中心通報稱,11月12日凌晨,接天津市《關于通報涉事冷凍貨品情況的函》后,立即組織緊急排查,12日上午在豐澤區隆凱冷庫排查到該涉事冷凍貨品2549件。
經查,該批貨品于11日入庫后尚未對外銷售,沒有流入市場。13日凌晨,經拆封逐件檢測,發現4份冷凍貨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甘肅蘭州:1份冷鏈蝦內包裝標本陽性
蘭州市衛健委消息,蘭州市城關區于11月13日對焦家灣冷凍廠進行定期采樣抽檢過程中,發現1份來源于天津港冷鏈蝦的蝦內包裝樣品核酸檢測陽性,其他樣品為陰性。

外包裝陽性
海關總署暫停阿根廷1家肉企進口申報
海關總署今天消息稱,因從阿根廷1家牛肉生產企業進口的2批冷凍去骨牛肉產品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2020年第103號公告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阿根廷牛肉生產企業FRIGORIFICO GORINA S A I C(注冊編號為2025)的進口申報4周,期滿后自動恢復。

記者梳理發現,自今年6月以來,北京、遼寧、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廣東、陜西、江蘇等10余省份,都曾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根據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消息,為了持續加強疫情防控,西安方欣冷凍市場目前已經暫停進口冷凍食品交易,并對有關人員定期進行核酸檢測。進入市場的所有人都要佩戴口罩,并且掃碼測溫。對于室內交易場所,每天在開始營業前和營業結束后進行兩次消殺,對于一些通風條件不好的區域,工作人員還不定時進行消毒。

工作人員介紹,11月12日,他們邀請西安市蓮湖區疾控部門的工作人員,對市場內從事進口冷凍食品交易的商戶進行了培訓。

西安方欣冷凍市場工作人員陳劍介紹,市場派專業人員給所有進口商品的商戶進行專業培訓。要求所有的銷售進口冷凍品的商戶做好個人防護和消殺,進行消殺記錄。
所有可能接觸到貨物的工作人員
一周一次核酸檢測
天津某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裝卸工人確診后,方欣市場立即對部分可能接觸貨物的工作人員展開核酸檢測。搬運工人、開票工人等所有可能接觸到貨物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要做定期的一周一次的核酸檢測。

西安方欣市場內已經暫停了進口冷凍食品交易,目前這里的店鋪內已經看不到進口冷凍食品,國產冷凍食品的銷售不受影響。
冷鏈為何潛藏風險?
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冷鏈為何潛藏風險大?天津市衛健委副主任顧清介紹,此前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在零下二十攝氏度的條件下仍可存活,冷庫環境溫度較低,適合病毒長期存活。
而對很多人擔心的冷鏈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天津市衛健委就安全食用冷鏈食品提出建議。
選購冷鏈食品方面
要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冷鏈食品,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不要采購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事實上,進口食品在食物成分和營養素構成等方面與國內產品基本一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切勿盲目迷信進口食品,從而加大潛在的感染風險。
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觸食品表面,建議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選冷凍冰鮮食品。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

清洗加工方面
廚房要保持通風,建議對廚房的臺面和其他物體表面經常清潔并擦拭消毒、餐炊具要經常高溫消毒處理。要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后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開存放。

烹調食用方面
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應燒熟煮透,盡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海鮮食品。家庭成員或多人共同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