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的香菇絲夾饃”“你的包子和豆漿,請拿好”……每天早上,在西安大街小巷的一個個橘色大傘下,銷售人員將熱氣騰騰的包子、夾饃、豆漿、稀飯送到那些上班族、學生手中。他們在溫暖通勤路的同時,也將自己的生活融入到這座城市,成為新市民。

  今年54歲的何玉珍是西安古都放心早餐網點的一名銷售人員。13年來,她每天的生活都從凌晨1時50分開始,在匆忙的洗漱過后,騎著電動車在茫茫的夜色中向攤位出發。2時30分左右,何玉珍到達網點后,會先將早餐售賣車從存放點取來支好,細細地擦洗、消毒,給餐車盒子里倒上水加熱,等待貨品送到。3時,她正式開始一天的工作,熱豆漿、做煎餅,等待顧客的到來。

  “每天凌晨3時后就陸陸續續有一些顧客,主要是上夜班的出租車司機。”何玉珍介紹,6時30分之前,一般顧客會比較少,她會利用這段時間充分準備或者稍作休息,從6時30分開始逐漸迎來上班高峰期,顧客也會隨之激增,每天大概要忙到9時30分之后,然后開始清理餐車。返回家中,她會在吃過午飯后睡一小時,下午做做家務、看看電視,晚上看完新聞聯播后,就準備睡覺,然后從凌晨開始新的一天。

  從2007年至今,無論盛夏降雨還是寒冬飄雪,何玉珍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在網點,用早餐陪伴各行各業的人們擁抱新的一天。同時,隨著銷售情況越來越好,她的月收入增加到了7000多元。

  “2006年我一個人從漢中來到西安找出路,剛來的時候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就想著啥時候西安的萬家燈火里能有屬于我的一盞。”何玉珍回憶,盡管第一個月的銷售收入也不過1000多元,但比起之前的生活已經好了很多,這讓她有了很大的動力,也更加珍惜這份工作。2012年,何玉珍貸款買下了在西安的第一套房,實現了當初的愿望;2015年,她還完了房貸;2016年,她買了汽車;前兩年孩子結婚,她又買了人生的第二套房子……如今,何玉珍舉家遷址西安落戶,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西安市民。

  多年來,晝夜顛倒的生活已經成了何玉珍的常態,盡管特殊的工作時間讓她很難參與朋友們的集體活動,但她依然感到滿足與幸福,她伴隨著古城的上空從星辰換成朝霞,也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化。“以前有一段時間,我負責網點附近地鐵施工,腳下都是水,我就找了幾塊磚墊著,站在上面跳來跳去忙活。現在地鐵修好了,顧客更多了,城市發展更快了,我的日子也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