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渭南訊(記者 李紅 任瑞)“以前這里是荒坡,現在修復成公園,四季景色都不同,前段時間山花爛漫,現在冬天也有常綠樹和彩葉樹,天天都可以來這里散步、觀景,呼吸新鮮空氣,對于我們附近的居民真是一種福氣。”看著昔日的荒坡如今被打造成四季常綠的郊野公園,市民劉師傅滿臉笑容。

  1月12日,記者來到渭南南塬北坡生態治理修復一期項目,站在新修建的觀景平臺上,整個坡面被各類綠化樹木覆蓋,雖是隆冬時節,但園林景觀高低錯落,層層疊疊的常青植被給冬日增添別樣生機。登高臨下,渭南市區盡收眼底,城市與郊野交相輝映,現代與生態相融共生,給人以美的享受。

  據了解,南塬北坡生態治理修復一期項目位于渭南市新建解放南路兩側塬面,總面積達1200畝,總投資1.4億元。項目秉承渭南園林“落葉向常綠轉變、綠化向彩化轉變、園林向園藝轉變,達到冬季增綠吸霾,春夏秋增花添彩”的建設理念,通過實施削陡坡、留緩坡,建旱溪、攔洪水,恢復植被、涵養水源等生態措施,形成中心城區南部生態屏障和中心城區郊野公園,最終實現“遠看城,近看景,林下能小憩”的建設目標。

  渭南市園林綠化處處長阮光民告訴記者,該項目建成后,2146米旱溪、7處小型蓄水池和陂塘可蓄水近3萬立方米,栽植喬木8萬株,灌木20余萬株,地被600余萬株,形成75萬平方米的休閑綠地,生態效益顯著;項目區內可形成1100畝經濟林,預期年產優質喬灌木4萬株、綠籬苗100余萬株、核桃30噸、柿子80噸,經濟效益明顯;3.2萬平方米慢行步道、620米棧道、6處觀景平臺、2處停車場,能夠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社會效益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