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近日發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綱要共分為19篇

  陜視君看了之后

  第一個感覺就是

  提氣!

  因為其中有不少涉及陜西的元素!

  今天

  就為大家簡單梳理一下

  陜西哪些大事被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

  又有哪些區域被國家“點名”發展壯大?

  看看未來五年

  陜西發展將迎來的新機遇和追趕超越的新圖景

  一。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點名提到:

  建設西安國際樞紐機場

  《規劃》提到,要加快建設世界級港口群和機場群。

  在國家構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進程中,陜西省著力打造和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發展外向型經濟。對于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省份來說,航空是最佳捷徑,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就為中西部地區提供著“通往世界的空中通道”。

  近日,陜視君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地基處理和地下工程的施工。西部機場集團機場建設指揮部航站區工程部總經理謝國華介紹,按照計劃,7月份航站樓主體工程將全面開工。隨后,綜合交通樞紐、停車樓、貨運等配套設施也將動工建設,預計2025年12月工程全面竣工。項目建成后,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成為擁有2個航站區、4座航站樓、4條跑道,能夠保障年旅客8300萬人次、貨郵100萬噸的超大型國際航空樞紐。

  “十四五”期間,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圍繞構建輻射“一帶一路”的國際大型航空樞紐的發展定位,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綜合交通樞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副總經理馬中華介紹,面向國際,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要著力構建聯通歐洲、中東、中亞,包括南亞地區“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的航線,力爭盡快實現通航點和航線雙過百的目標。立足國內,在鞏固中國進疆第一通道的基礎上,要繼續打造國內進藏的北通道;同時,持續建設南北聯通、東西銜接的國內轉運大通道,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陜西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于國家戰略的實現,成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動力源。

  陜視君相信,三期工程的竣工將會讓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如虎添翼”。

  另外,在交通強國部分陜視君還看到了“建設西安至重慶高鐵”。加快西渝高鐵建設對鞏固秦巴山區扶貧攻堅成果,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據《達州日報》記者從2021年2月25日召開的四川交通強省建設推進會上獲悉,重慶至西安高鐵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二。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點名提到:

  建設西安咸陽國家城鄉融合

  發展試驗區

  在完善城鎮化空間布局方面,“十四五”規劃提出,發展壯大山東半島、粵閩浙沿海、中原、關中平原、北部灣等城市群,培育發展哈長、遼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等城市群。這將進一步促進關中地區和陜北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方面,《規劃》提出建設西安咸陽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原則同意我省西咸接合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包括西安市高陵區、閻良區、西咸新區;渭南市富平縣;咸陽市興平市、武功縣、三原縣;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面積約4215平方公里。在西咸新區,以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等為重點的體制機制改革已經開始試行。

  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天福和園社區服務站,社區居民鐘瑤瑤一天內就為出生不久的孩子辦好了接種證、戶口、醫保等手續。如此高的效率,正是得益于西咸新區深化“放管服”以及灃西新城政務服務推出的“自然人全生命周期套餐”。

  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出生、入學、畢業、結婚、退休等重要節點的業務辦理。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自然人全生命周期套餐就把我們一生中,辦理最頻繁且最重要的十件事拎出來,以主題為導向打包成一個一個套餐,讓大家在辦理的時候,能縮減為一個環節、一個部門。居民在社區服務站就可以享受到“一件事一次辦”的貼心和便利。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楊雪琴介紹,結合群眾需求,灃西新城政務服務一直在探索如何延伸服務鏈條,如何擴大服務面。目前,他們正在探索入職一件事一次辦和“我要辦契稅”的一件事一次辦。目的就是希望在灃西新城轄區內所有企業和群眾能夠多點可辦,就近能辦,全程通辦。

  “未來要實現公民個人事項95%以上都在基層社區都能辦理,而且在15分鐘的行駛范圍之內,要都有便民服務點的全覆蓋。從廣度和深度上全面推進便民服務體系建設。”西咸新區行政審批與政府服務局局長車飛興奮地描繪著西咸新區的便捷生活美好前景。陜視君相信,隨著《規劃》內容的逐步落實,百姓在生活中也將享受到更多、更實在的政策紅利。

  三。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點名提到:

  引漢濟渭工程

  堅持節水優先,完善水資源配置體系,建設水資源配置骨干項目,加強重點水源和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據陜視君了解,引漢濟渭工程已劃出年度攻堅目標任務書和“施工圖”:2021年,工程計劃完成投資25億元,秦嶺輸水隧洞完成掘進1.9公里,三河口水利樞紐完成設備調試開始發電,黃金峽水利樞紐澆筑混凝土30萬立方米,二期輸配水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四。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點名提到:

  加強漢長安城遺址保護

  開展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漢長安城遺址

  ▲石峁遺址

  五。實施能源資源安全戰略點名提到:

  陜西榆林

  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備,完善產供儲銷體系,增強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實現煤炭供應安全兜底、油氣核心需求依靠自保、電力供應穩定可靠。夯實國內產量基礎,保持原油和天然氣穩產增產,做好煤制油氣戰略基地規劃布局和管控。擴大油氣儲備規模,健全政府儲備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油氣儲備體系。加強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完善能源風險應急管控體系,加強重點城市和用戶電力供應保障,強化重要能源設施、能源網絡安全防護。多元拓展油氣進口來源,維護戰略通道和關鍵節點安全。培育以我為主的交易中心和定價機制,積極推進本幣結算。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規劃管控,提升儲備安全保障能力,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六。還有這些都與陜西息息相關

  在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開展汾渭平原、河套灌區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清理整頓黃河岸線內工業企業,加強沿黃河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

  在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方面,提出以黃土高原、秦嶺、賀蘭山等為重點,加強“三化”草場治理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在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方面,提出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提升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水平,促進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合作互動;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推進陜甘寧、大別山、左右江、川陜、沂蒙等革命老區綠色創新發展。

  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提高中歐班列開行質量,推動國際陸運貿易規則制定。

  隨著《規劃》的實施,未來五年,將為陜西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讓我們一起期待陜西和全國一道,在“十四五”期間創造更多精彩。

  記者:魏佳 張思思 柳崢 王英淇

  新媒體:劉璐 王玥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