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王偉 攝

  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2020年陜西完成水利投資354億元,今年一季度完成水利投資56億元,水利投資實現恢復性增長。今天(5月11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陜西省水利廳廳長魏穩柱介紹了“陜西水利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魏穩柱介紹,目前,引漢濟渭調水工程完成秦嶺輸水隧洞掘進95.8公里、占比97.5%,三河口水利樞紐正常蓄水,黃金峽水利樞紐右岸截流,二期工程可研報告2020年獲批,初步設計2021年4月獲批。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導流洞全斷面貫通,大壩左右岸岸坡上部土石方開挖125萬立方米。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開工建設,正在進行大壩、溢洪道土石方開挖等工作。斗門水庫工程北池圍壩形成6.7公里,南池形成工作面約4440畝。實施大中型灌區改造,新增改善灌溉面積48.38萬畝。

  陜西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全省用水總量90.56億立方米,低于紅線目標19.8%,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8.2%,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37.27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1.73立方米,相比2015年分別下降25%和32%。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完成14個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建設,建成220個節水示范單元。

  魏穩柱介紹介紹有關情況。王偉 攝

  魏穩柱介紹,陜西開展水系生態修復和河湖綜合治理,渭河灘區整治、水生態修復3.14萬畝,涇河綜合整治河道21公里,延河、漢丹江、無定河綜合治理進展順利,石川河生態補水工程于今年3月26日開工建設,紅堿淖持續跨省補水,清姜河獲全國第二屆“最美家鄉河”稱號。綠色版圖持續向北延伸,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062平方公里,開展高標準新工藝新型淤地壩試點,年均入黃泥沙量由8.3億噸減少到2.68億噸。有序開展了小水電整治,生態流量持續泄放。

  陜西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清理整治“四亂”問題968個、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線173公里。加強河道采砂管理,各級累計巡查河道33.6萬公里,查處違法違規采砂問題180起,取締秦嶺6市非法砂場48個。河湖和水利工程管護范圍劃界進度加快,完成規模以下河流劃界1147條。

  陜西積極應對汛期出現的15輪大范圍強降水過程,適時啟動渭河、漢江、嘉陵江水旱災害防御IV級、Ⅲ級應急響應,主要江河堤防無一決口,最大程度減輕了洪澇干旱災害損失。累計攔蓄洪水98次,抗旱灌溉1460萬畝次,洪澇災害和干旱災害年均直接經濟損失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別控制在0.8%和0.87%以內。

  另外,陜西統籌規模化和城鄉一體化工程建設推動農村供水等高質量發展,安排下達了2021年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中央資金1億元,已開工建設農村供水工程31處。引紅濟石、延安引黃等工程發揮效益,全省新增供水能力6億立方米。保障糧食安全,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76,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005萬畝,年增產糧食10.1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