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高新區的靈魂,體制機制是高新區的命脈,先行先試,敢行敢試,快行快試是高新區的標簽和基因。
春意盎然,萬物萌發的季節,西安高新區緊緊圍繞西安市“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奮斗目標,按照“三廊兩軸兩帶一通道”戰略布局,搶抓大西安建設、雙自聯動以及追趕超越的戰略機遇,實施“5882”戰略,啟動三次創業。
再造政策新優勢,再創體制新活力,再育創新新功能。“圍繞五大引領,實施八個百億級強基工程,打造八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實現兩個萬億級目標。”“5882”戰略是在高新獲得三個“國字號”改革任務的時代背景下,深入對接國家戰略,努力打造體制機制的升級版。
A 成為西安“科創大走廊”的引領者
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創新是靈魂。高新區26年的發展歷程,一個“創”字,折射出高新區開拓者嘔心瀝血的努力成果。高新區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大到強,無不包涵著高新區以“創”為精髓,延伸出“創業、創新、創造”這一發展靈魂。
多年以來,高新區的科創成果為這一片創新熱土贏得了實至名歸的榮譽。在日前國家科技部發布的全國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中,西安高新區綜合排名位列百余家國家級高新區第四。2015年9月,西安高新區獲批全國第9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戰略定位是“一帶一路”創新之都。
2017年1月22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西安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所作的工作報告指出,全力推進“三廊兩軸兩帶一通道”和“八大平臺”建設,其中“三廊”之一就是建設高新區為引領、“高新區+航天基地+灃東新城+大學城+科研院所”等區域為依托的科創大走廊,打造“創新增長極”。
毋庸置疑,西安高新區是西安打造“科創大走廊”的龍頭單位,西安“創新增長極”將以此引領而形成。
無數科創的夢想,在高新區展翼高飛。“交大——高新區”眾創空間掛牌、軍民融合產業園開工、區內4所軍工科研院所列入西安全面創新改革示范單位。西安“光機所”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模式在全省復制推廣,隨著陜西自貿區高新功能區的建設,西高新的創新之路,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作為中國唯一的統籌科技資源改革試點城市,西安高新區為資本和智慧提供的舞臺夠寬廣,充分利用西安眾多高校院所科技資源優勢,探索建立多層次、多種類的公共服務、技術創新平臺,推動高新技術的研發、轉化和產業化發展,創業孵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在西安這個內陸城市首次將科技與市場的關系拉得如此之近。
引領科創大走廊,打造“創新增長極”,是未來高新區著力發展方向。高新區將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通過科技資源統籌、軍地資源融合、管理體制機制創新、自創區政策復制推廣,實現高新區與航天基地、大學城、西咸新區和大學科研院所的互動和協作發展,發揮高新區在科創大走廊中的主導作用。
B 成為西安金融“金三角”的引領者
雞年春節剛過,從山西來的楊先生就將自己經營的一家軟件公司落戶在高新區。“我看中這里金融資源聚集,特別適宜我們公司發展。”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活則經濟活,金融興則經濟興。26年來,西安高新區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促進金融與科技、產業相結合,增強了金融支撐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作為西安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新驅動發展的名片,高新區擁有巨大的優秀企業資源。在此基礎上,高新區也成為金融機構爭相進駐的價值高地。截至目前,高新區累計注冊企業超過4萬家,包括深創投、達晨創投、軟銀中國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紛紛扎根高新區,尋找投資機會。
26年來,通過提升園區環境,大力支持金融服務創新,高新區聚集各類金融服務機構和要素平臺1272家。匯集了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陜西銀監局等金融監管機構,聚集了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汽車金融公司、財務公司、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全國或區域性總部61家,其中全國性金融總部10家,全省10家銀行科技支行中的9家都設立在高新區。金融資源高度聚集。截至2016年底,金融服務機構和要素平臺達到1272家,全國性和區域性金融機構總部超過60家,全省10家銀行科技支行9家設立在高新區,境內外上市上柜企業達到129家。
實施“5882”戰略,成為西安金融“金三角”的引領者,就是將高新區多年的金融創新舉措及成果轉化為新的發展機遇,為自貿區高新功能區的先行先試與探索發展積蓄更大的動能。
未來幾年,高新區按照“一帶、兩港、一基地”規劃布局,建設“中國絲路金融中心”,著力打造中國(陜西)自貿區高新片區,不斷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實現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成為金融機構聚集、金融要素豐富、金融市場活躍、金融人才聚集、金融服務完備、金融生態友好、金融監管到位的金融創新中心。
C 成為西安打造“軟件名城”的引領者
從對創業一無所知的“80后”成長到西安極客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帶頭人,辛曉晨華麗的身份轉變令人驚嘆。談起這段難忘的創業經歷,辛曉晨感慨:“是高新區優良的創業環境給了我創業發展的空間和勇氣。這里聚焦著眾多國內外軟件科技創業者,形成了一個專業、優良的軟件名城。”
軟件服務業是低能耗、低污染、高就業、高回報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多年來,高新區積極扶持軟件企業的成長,目前,西安軟件園是高新區發展軟件信息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專業園區,園區聚集了西安90%以上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形成了“一核、一軸、一城”的產業布局,“一核”即示范區,“一軸”即國家服務外包基地,“一城”即西安軟件新城。
高新區的軟件服務業發展之快,直觀體現了“高新速度”與“高新效率”。僅以西安軟件新城為例,短短三年時間,園區迎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如今,這里聚集了世界500強三星電子研究院、三星SDS、施耐德、華為;IAOP全球服務外包百強,中國十大服務外包領軍企業中軟國際、軟通動力;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東華軟件;美國全球領先的互聯網在線產品及服務的軟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活躍網絡;陜西省電子商務龍頭企業金花電商等知名企業。中國電子商務百強/全球中文圖書電子商務第一的當當集團研發基地,中國電子商務領軍企業中煙新商盟等知名企業進駐。
軟件新城已經成為一個以“高端化、規模化、集群化、國際化”為發展思路,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現代服務業的產業新城,成為一個綠色低碳、配套齊全的科技之城、智慧之城、生態之城。
未來幾年,在“5882”戰略的引領下,高新區將以軟件新城為主要承載,重點實施“互聯網+”和“云管端”兩大戰略,重點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R/VR等下一代信息技術,吸引國內外知名軟件信息服務企業,聚集軟件信息服務專業人才,打造絲路軟件名城。
D 成為西安打造“西部硅谷”的引領者
“西安并不比美國差,這里高校云集、科研機構眾多,具有很好的科技創新基礎,這些優勢都足以吸引更多人才、企業在西安創業和立足。”不久前,“80后”西安男孩唐皓晨放棄了在“硅谷”的大好前景,選擇回鄉創業,選擇將和小伙伴們聯合創辦的云景智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在高新區,將國際領先的室內無線定位技術帶回西安的同時,他也把充滿了創新思維和人文情懷的“硅谷精神”帶到了三秦大地。“我希望能打造一個屬于創業者的‘西部硅谷’,讓科技創新的力量轉化為生產力,為家鄉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推動力。”
區位、科技、人才、成本、高效的政務服務……西安高新區發展軟件產業的優勢可謂得天獨厚、數不勝數。這些要素的疊加,成為西安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近年來迅速聚集的先決條件。而促成這些要素優化配置,推動西安軟件產業迅速崛起的動力,則源于西安高新區前瞻的戰略眼光和對這個產業矢志不渝的推動。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始終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作為推進國際化、信息化的主導產業之一,優先發展。經多年努力,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已形成氣候,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配套日趨完善,軟件人才加速聚集,發展勢頭十分喜人。
西安成熟的發展環境成功贏得了投資者們的信任和青睞,西安高新區也日益成為海內外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進駐中國的首選地。美國Amidi集團、太極集團、INTEL、IBM紛紛向高新區伸出合作的橄欖枝,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青睞高新區,正是看中了高新區成為西安打造“西部硅谷”引領者這一無限潛力。
“西部硅谷”的夢想,正在高新區變得觸手可及!未來,高新區將積極鏈接國際高端創新資源,通過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金融資本環境支撐、高端產業優勢躍遷、創新創業生態營造等舉措,帶動技術、資本、商業、服務業的有效融合,構建“一帶一路”開放發展大平臺,成為全球新知識、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創新源頭。
E 成為西安“軍民融合創新”的引領者
“別看這細帶其貌不揚,飛機遭遇雷電全靠它保駕護航。”范曉宇拿著一條寬約1厘米的雷電導流條說。范曉宇在西安愛邦電磁技術公司有兩個頭銜:總經理和實驗室主任。他的公司位于西安高新區,從事雷電防護、機載設備開發及航空電磁環境效應研究。
西安是我國重要的國防科技產業基地,軍工科研院所、高校、民營企業密集,軍工實力雄厚,高素質科技人才集聚……依托這一優勢,高新區設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局,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基地,最終在發揮西安國防科技資源集群優勢,促進軍工企業與各類企業合作互動方面取得進展。
一大批企業紛紛主動融入軍民融合的大潮。截至2015年,高新區擁有各類軍轉民、民進軍企業298家,其中具備四證之一的民進軍企業有77家,有13家軍民融合企業獲西安市民營科技企業申請軍品資質認證獎勵資金支持,企業數占全市的65%,獎勵資金150萬元。
憑借人才與技術優勢,軍企在轉向民品時產生了強大的創新力。通過創新驅動發展,高新區基本形成以半導體優勢產業為核心,以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和創新型服務業為支撐的主導產業格局。
區內聚集各類重點實驗室、工程與技術中心200多個,其中國家級30多個;擁有國內外知名企業研發中心120個,其中世界500強研發機構48個,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為紐帶、科技服務平臺為支撐、軍民融合為特色、科技金融為助力的科技創新體系,為中國“向西開放”提供了強勁動力。
隨著“5882”戰略的深入實施,高新區將全面推進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建設,在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軍地科技資源共享、軍民協同創新平臺打造等重點領域的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性成果,成為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引擎。
四月春光正好。肩負“五大引領”的重任,高新區站在歷史的新起點,正高揚“三次創業”的風帆,劃起“5882”的船槳,以加速前進的雄心和決心,奮力開創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新局面!(來源:西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