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小學文化的陜西農民張曉全自稱“巴特爾中將”,編造出一個工程量以千億計的“國防工程”,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建筑公司前來參入工程招標,巧立名目騙取巨額資金3400萬元。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這是一起擊鼓傳花式的連環詐騙案。張曉全的同伙張杰曾經卷入一起煙臺港工程詐騙案,被騙取300萬元保證金。不甘心被騙的張杰延續前一騙局,和張曉全策劃出更大膽的“海防教育基地”工程騙局。
警方稱,類似騙局在建港工程、建碼頭工程中十分多見,而且頻頻有人上當,把騙局傳遞下去。
“1億土方工程,看你實在,可以優先給你。”
聽到這句話,江蘇南通民營建筑企業老板高玉德呼吸急促起來,他努力壓抑激動的心情。他知道自己撈到了一條“大魚”。
許諾將工程分包給高老板的是煙臺一位叫張杰的“大校”,他自稱正在蓬萊籌建“華東國防海防教育基地”,有數額超過千億的國防土石方工程。
高玉德在心中飛快計算,“每立方米造價54元,利潤按每立方米1元計算,也有上億的利潤。”盡管他的工程隊沒能力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但還是決定“先拿下再說,不能失去機會。”
今年3月20日簽完合同,第二天,高玉德就把150萬元打到了“海防基地副指揮長”的賬戶上。自此他一直在等著工程開工。他每過幾天就打電話問項目進展,蓬萊指揮部不停安撫他,推了一周又一周。
直到5月,蓬萊的“海防基地指揮部”被警方查封,高玉德才知道自己被騙了。“大校”張杰只是一名退伍軍人,無業,與另一個農民張曉全一起虛構了“大校”和“中將”的身份,以及這個龐大的軍事工程,并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建筑公司參入工程招標,巧立名目騙取巨額資金3400萬元。
騙局被拆穿時,辦案人員發現,張杰既是本案的行騙者,又是另一起煙臺港口項目詐騙案的被騙者,騙局以擊鼓傳花的方式傳遞。
設局
突然冒出的部隊
吸引高玉德的這個“海防教育基地”項目規模巨大。按照張杰的描述,這是一個“由中央軍委批準的國防工程”,土石方數以千億立方米計,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屬于保密工程。“巴特爾中將”在北京擔任整個海防項目總指揮,張杰擔任“蓬萊前線指揮長”,“國防部副部長”邵存禮也參與此項目。
高玉德并非沒有懷疑過這一工程的真偽。“以前從未和軍方接觸過,他們僅憑幾句話就選中我?”
但4月,高玉德參觀了蓬萊的“海防教育基地指揮部”,指揮部神秘的軍事氛圍給他吃了顆“定心丸”,“部隊都授權掛牌了,假不了。”
指揮部坐落在蓬萊南王工業區長江東街一個停產的酒莊。酒莊內,醒目的黃色警戒線把一棟三層辦公樓和其他地方隔離開。小樓樓頂立著數米高的“聽黨指揮建設海疆”的紅色大字;大樓入口處掛著“中國國防戰略戰備華東國防海防教育基地建設指揮部”牌匾。
令高玉德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名身穿迷彩服的“戰士”守在大門入口處,進門需要登記。
11月17日中午,新京報記者來到了這個酒莊。酒莊老板張先生說,3月初,兩名便裝男子突然找到他,提出要租辦公樓,“對方說,他們手頭有一項‘國防工程’,急著籌建臨時指揮部。”
當時張先生仍在此處辦公樓辦公,來者急促地催他簽租房合同,“錢不是問題。”當天,來者簽了租房合同,每年租金50萬,租期5年,先交付50萬租金。
兩天后,10多名穿著迷彩服的工作人員進駐辦公樓。他們把陳舊的辦公樓裝飾一新,會客廳配置高檔真皮沙發、茶幾,一樓大廳內豎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牌匾,大廳左邊整面墻掛著毛澤東“沁園春·雪”詩詞草書,大廳右邊整面墻掛著“旭日東升”國畫。指揮長辦公室內擺放著毛主席等領導人頭像,辦公桌兩側分別掛著國旗、黨旗。
據警方透露,裝修前,張杰團伙專門派了2名工作人員到部隊考察,仿照部隊風格裝修。
張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辦公樓前掛著“中國國防戰略戰備”的牌匾,一名孫姓負責人告訴他:“這是‘國防部’批準的部隊工程,我們手頭有‘國防部’批文。”
酒莊工作人員說,租辦公樓的人要求外人不得跨過黃色警戒線,她經常見到穿迷彩服的人進出辦公樓,也常有外地車牌的車停在樓下,“神神秘秘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
蓬萊警方在三四月間走訪時也注意到這支“突然冒出的部隊”,民警到發改委、武裝部詢問,得到的答復是“這個指揮部、單位編制、人員編制都不存在。”
套牢
任意指空地當工地
邀請高玉德參觀這棟神秘辦公樓的,是“海防教育基地副指揮長”陳光(化名),他也是指揮部常駐蓬萊的負責人。
今年3月,高玉德簽約時,甲方是陳光代表的中百利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下文稱中百利呈)。
陳光給高玉德出示了三份蓋有“國防戰略戰備基金籌委會”紅章的文件,文件的大致內容是:決定在煙臺籌建“華東國防海防教育基地指揮部”;任命張杰為指揮部總指揮長,陳光等5位為副指揮長;授權中百利呈作為“華東國防海防教育基地指揮部”的平臺公司,具有對外發放工程的資質。
高玉德告訴新京報記者,他看到部隊紅頭文件,中百利呈又是在業內有一定名氣的建筑公司,他相信這個工程是真的。簽約第二天,就把150萬元定金打到陳光指定的賬戶上。
警方告訴新京報記者,中百利呈于2013年底被虛構的“中國戰略戰備基金委員會”授權為該籌備處“國防工程”的平臺公司,作為軍方收購的企業對外分包工程。
根據合同約定,在海防教育工程項目正式公布后,高玉德還將支付850萬保證金。高玉德籌劃著,等正式文件發布后,他要拉朋友一起做這個工程。“我一個人也做不起這么大的工程。”
和高玉德同樣等待開工的建筑商不少。張曉全、張杰等人從2013年9月開始四處推廣這一項目,湖南攸縣的建筑商宋茂林去年底就把錢匯入陳光的賬戶。
張杰等人的騙術是通過朋友串聯在全國做宣傳,以簽訂“國防海防建設工程合同”的名義收取施工單位保證金。他們千方百計騙客戶簽合同,見錢就收,10萬、20萬、50萬、100萬的都收。
為了套牢客戶,張杰及其手下會帶客戶參觀神秘的蓬萊指揮部,還會考察工程項目地,但其實就是在海港邊任意指一塊空地。客戶催促,他們會故作神秘地說,這是部隊保密工程,暫時不能對外公布,要有耐心等。客戶再催促,他們也會威脅,如果對我們沒有信心,就退出。
在新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視頻資料中,張杰穿著沒配軍銜的軍服給建筑商們鼓勁,“等我們的項目正式公布了,每個單位的一把手的車一律掛軍牌,我們自己建部隊的聯勤加油站。”
張杰還不斷催促建筑商們交保證金:“參加國防項目,一定要作風硬,你們一定要記住明天下午四點前,把保證金交到指揮部,不交的,就排除在名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