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學生的車比老師的都好

  陜西師范大學一位保安告訴記者,有車族多集中在碩士或博士,“學生開車的數量還在逐年增長,不少學生的車比老師的車都好,因為車不能開進生活區,校園里的規劃的停車位,一到上課期間,基本都停滿了。”

  和小王相比,西安郵電大學的研二學生小董則略顯保守。

  他是西安人,大二時考了駕照,就讀研究生后,父親把一輛開了4年的別克君威送給他,“我家離學校10多公里,開車上學確實很方便。”

  雖然養車的費用仍然是父母來掏,但是為了限制小董亂用車,家里每月只給他報銷500元的油費,生活費控制在1500元內。“自從有了車以后,我就發現,要想享受這種生活,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

  在西安美術學院門口,不斷可以看到學生開車進出。

  門口一位保安說,在美術學院,開車的女生比男生多,不一定是高檔豪車,但在車型的選擇上偏于可愛、小巧。女生都喜歡開甲殼蟲和寶馬MINI,每棟宿舍樓下都停有學生開的車。

  也有學生自己創業掙錢買車

  西北工業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的大四學生小唐,去年寒假就買了一輛起亞轎車。

  他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專門做數碼產品維修的網店,又和朋友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實體店,僅兩年時間,就為自己賺得了第一桶金。“我買車不為炫耀,這是對我勞動成果的肯定,打電話和父母匯報要買車時,他們只是說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決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四學生李晨,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也買了一輛車。“我掏了5萬元,父母掏了5萬元。”昨天下午,他從學校開車去太白路一家洗車店,“我自己有一個工作室,買車是為了談合作需要,照今年工作室的發展情況,明年我就可以把另一半錢還給我媽了。”

  通過連續幾天的調查,記者發現,開車的大學生主要集中為三種情況:一是家里經濟條件特別好的學生;二是家里有了新車,舊車就給了孩子;三是孩子和父母共用一輛車,孩子上學時偶爾開開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