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倒逼區劃調整 全國第一產煤大縣陜西神木“撤縣設市”

  陜西省神木縣“撤縣設市”授牌儀式于7月23日上午舉行。這也意味著神木正式成為陜西省第四個、榆林市首個縣級市。

  作為陜西省國土面積最大的縣,依靠豐富的煤炭資源,神木多年來一直穩居全國百強縣之列。數據顯示,2016年神木縣GDP總量為904.8億元,位居陜西省縣域地區第一,貢獻了榆林市近三分之一GDP。

  撤縣設市之后,神木將由陜西省直轄、榆林市代管。在行業專家看來,就撤縣設市來說,與正在發展清潔能源、向高端化工轉型的神木,是高度吻合的。就整個陜西省而言,撤縣設市(區),進行區劃調整,與其整體經濟發展,尤其區域經濟發展也有著莫大的關聯。此后,神木將打造轉型發展先行區。

  陜西省第四個縣級市

  隨著授牌儀式的舉行,神木縣的稱呼自此成為歷史。

  7月23日上午,神木“撤縣設市”大會在神木大劇院舉行。神木宣傳部一位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陜西省民政廳廳長趙政才在會上宣讀了《民政部關于同意陜西省撤銷神木縣設立縣級神木市的批復》,榆林市委書記戴征社、市長尉俊東等為神木市授牌。

  撤縣設市后的神木成為陜西省繼興平、韓城、華陰后第四個縣級市,同時也是榆林市首個縣級市。

  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榆林市市長尉俊東在大會上指出,國家20年后重啟撤縣設市工作,神木作為全國首批6個獲批城市之一,意義重大、使命重大。

  據悉,今年4月10日,民政部曾下發《關于同意陜西省撤銷神木縣設立縣級神木市的批復》,同意撤銷神木縣,設立縣級神木市,以原神木縣的行政區域為神木市的行政區域,由陜西省直轄,榆林市代管。

  與神木縣一同獲國務院批準撤縣改市的,還有有四川省隆昌縣、貴州省盤縣、湖南省寧鄉縣、浙江省玉環縣和河北省平泉縣。

  公開資料顯示,神木國土總面積達7635平方公里,是陜西省國土面積最大的縣,轄15鎮326個行政村,總人口54.2萬。作為全國第一產煤大縣,其2012年GDP曾一度突破千億大關。爾后隨著煤炭經濟的低迷,其近年發展也有所下滑。

  不過,據陜西省官方媒體披露,神木2016年位居全國百強縣第31位,GDP總量904.8億元,貢獻了榆林市12個區縣近三分之一的GDP。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陜西省2016年上報國務院的縣級行政區劃調整事項共有5個區縣,分別是:榆林市神木縣撤縣設市,西安市戶縣、延安市安塞縣、寶雞市鳳翔縣、漢中市南鄭縣撤縣設區。如今這5個區縣中,安塞、戶縣和神木均已完成更名。

  近年來著力轉型發展

  梳理神木撤縣設市的過程,從一開始提出到如今的正式授牌,歷時17年。

  “撤縣設市理所當然、眾望所歸。”陜西省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寶通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市以城市工作為重點,兼顧農村,而縣以農村為重點,兼顧城市;在配套政策、機構設置、招商引資、財政撥款等方面,市都有著縣沒有的優勢。設市后說明神木以后的經濟產業發展方向是工業了。”

  在張寶通看來,神木撤縣設市,與其產業基礎和未來轉型發展方向的背景,是高度吻合的。“陜西在‘十一五’中提出陜北能源化工基地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榆林是帶頭的,而榆林的主要支柱是神木。如今‘十三五’則提出陜北轉型持續發展。對于神木而言,現在煤炭雖然有所回升,但跟前些年相比還是有所不及的。如今設市后,神木就要從之前的挖煤到做產業、做轉型,往高端化產業發展。”

  轉型也是神木近年來著力發展的要事。榆林市市長尉俊東曾指出,神木要當全市轉型發展領頭羊、改革創新排頭兵,建設城鄉一體發展示范區。

  張寶通認為,“神木還是應以工業為主。它跟榆林這個區域中心城市不能比,撤縣設市以后還是縣級市,所以要在原來的產業基礎上做大做強、轉型升級。”

  與張寶通的觀點一致,陜西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白永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作為市來說,它有相對更多的獨立性和更大的權利,在神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白永秀認為,對于榆林本身來說,區域經濟發展也將隨著此次撤縣設市邁出重要一步。“榆林提出建設‘一主三副’,一主就是以榆林市為核心,三副就是神木、靖邊和綏德。特別神木由縣域經濟到市域經濟,可以很好地實現經濟社會總體規劃。”

  近年來,陜西在撤縣設市、撤縣設區方面動作頻頻。就今年以來,先有西安的戶縣撤縣設區改為鄠邑區,再有如今的神木撤縣設市。白永秀告訴記者:“陜西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優勢越來越明顯,如今更提出了‘追趕超越’。但有一個事實是,陜西的行政區劃中‘市少縣多’。像榆林,無論是地域面積還是經濟體量,在陜西都是非常大的,但只下轄橫山和榆陽兩個區。這種格局對于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來說都是有阻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