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秦都市報

  本報訊(記者白圩瓏)昨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召開的“聯懲失信打擊虛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4年10月公布第一批“黑名單”以來,全省各級稅務機關累計公布黑名單案件803件,有力地打擊了虛開、偷稅等違法失信企業囂張氣焰,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

  日前,寶雞市某商貿企業虛開發票團伙作案,該團伙采取網購身份證等手段,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冊成立了9家公司,按照票面金額4%-8%的價格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以票面金額6%-12.5%的價格對外虛開,收取差價。據了解,該團伙共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2123份,總金額2.36億元,稅額3435萬元。

  辦理此案過程中,啟動了重大案件稅警快速反應機制,公安部門提前介入,成立稅警聯合檢查組,通過對貨物購進及銷售等相關資金流進行逐筆核對,對嫌疑人及下游售票人員進行詢問,了解資金流、發票流、貨物流的相關情況,及時鞏固證據。目前,該案3名嫌疑人均被批捕,進入起訴階段,下游涉案售票企業主管稅務機關已挽回稅務損失1100余萬元,目前還在進一步追繳稅款。

  據了解,在累計公布的803件黑名單案件中,偷稅案件27件,占比3.49%;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775件,占比96.51%。近年來,陜西省稅務系統著重加大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案件的信息公布和聯合懲戒力度,在迅速、高質量地查處一批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案件的基礎上,對違法案件信息及時予以公布,實施聯合懲戒。2017年“黑名單”公布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全省稅務系統依法依規對“黑名單”當事人采取更加嚴格的發票管理、出口退稅審核和高頻次稅收檢查等措施。2014年以來對“黑名單”當事人實施內部懲戒799戶次,對直接責任人注冊登記的其他納稅人信用降為D級25戶次;嚴格控制發票領用791戶次;從嚴辦理出口退稅2戶次;縮短納稅評估周期18戶次;提高稅收檢查頻次21戶次;其他懲戒措施4戶次。

  稅務部門與各相關部門團結協作,共同加大嚴重涉稅違法行為懲戒力度,實現了納稅信用體系與社會信用體系的融合聯動。將公布的803條“黑名單”信息及時推送至公安、海關、工商等同級相關單位,實施限制出境、限制擔任相關職務等聯合懲戒措施,進一步強化違法失信“黑名單”信息共享。運用信用激勵和約束手段,加大對嚴重失信主體的懲戒,切實做到了讓守信者一路綠燈,讓失信者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