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網訊(記者 李為涵)9月28日,記者從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上獲悉,陜西省2015年至2017年共接受留學生30778人,其中“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連續三年超過我省留學生總數的50%。另外,近年來,陜西各類創新主體與國外簽訂技術合同300多項,合同總金額60多億元。
“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比例增大 連續三年超留學生總數50%
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范永斌介紹,自2014年以來,陜西連續舉辦五屆“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會,先后有3000余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與活動,簽署合作協議52項,成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一帶一路”職教聯盟等有關聯盟和教育研究機構19個,發布絲綢之路經濟帶年度發展報告等重要成果10項,舉辦中國傳統文化展演展示等活動37場次。
范永斌說,留學陜西品牌建設,基本形成了規模穩定、類別多樣、層次清晰的留學生教育發展格局,陜西成為中亞國家學生首選出國留學目的地之一。陜西省2015年接受留學生8944人、2016年9834人。2017年,共有來自15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2000名國際學生來陜學習,其中“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6000余名,占我省留學生總數的54%,已連續三年超過我省留學生總數的50%。
簽訂技術合同300多項 總金額達60多億
陜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員、省科技廳副廳長蘭新哲介紹,5年來,陜西省實施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50余項,獲支持經費近2億多元;圍繞現代農業、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新材料、信息通信、生物制藥、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領域,支持100余家產學研單位實施省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350余項,投入經費6000多萬元。
“一批企業、高校和研發機構,通過與國外創新研究機構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在相關合作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進展,帶動了一批項目‘引進來’與‘走出去’。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我省各類創新主體與國外簽訂技術合同300多項,合同總金額60多億元。” 蘭新哲說。
蘭新哲表示,下一步,陜西將繼續推進國際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建立以應用為導向的產學研轉化機制,促進深化國內外技術轉移合作,統籌國際國內科技資源,有效吸引國際創新資源及成果在我省轉化,支持外資在陜設立研發機構和技術轉移機構,鼓勵陜西企業到海外創辦研發機構,開展跨國技術成果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