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平鎮高速建設工地上捷報頻傳,在白土嶺2號、3號隧道右線相繼實現貫通后,全長5053米的控制性工程化龍山特長隧道也貫通了,實現了路基3、7、8、12四個合同段雙幅貫通。
助力打造鄂陜渝湘生態旅游精品走廊
平利至鎮坪(陜渝界)高速公路項目全長84.88公里,是國家高速公路聯絡線G6911安康至來鳳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路段,是交通運輸部確定的“綠色公路典型示范項目”和陜西省“十三五”縣縣通高速的重點項目。
建成后,它不僅是鎮坪縣連南接北的高速大通道,更將成為西安經安康至渝東北、鄂西南、湖南及兩廣地區的公路主通道,對提升“西三角經濟圈”的交通運輸條件、加快安康交通樞紐建設、促進陜南經濟、鎮坪縣域經濟的循環發展,打造鄂陜渝湘生態旅游精品走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該項目地處秦巴山區,山嶺峻峭、路線走廊帶狹窄,且地質條件復雜,全線共有斷層110余處,橋隧比例達82.62%,有控制性工程3處,均為特長隧道。同時也是南水北調上游主要水源補給地,植被茂密,整體生態優質敏感,環境保護要求高,施工安全風險高、工期長、實施難度大。
堅持“品質引領 綠色示范”的建設理念
項目開工建設以來,陜西交通集團平鎮項目建設管理處協同參建單位齊心協力,堅持以科學管理為抓手,統籌安排資源配置,精心組織施工,倒排工期任務,定好關鍵線路,為項目順利推進奠定扎實基礎;始終以關鍵節點為突破口,制定專項方案,調配人員、設備,全天候開展平行流水作業,順利完成節點目標任務;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切入點,引入焊接機器人、鋼板NC數控機床等設備,突破鋼-混組合梁的質量控制瓶頸確保鋼梁加工質量,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始終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采取路基表土收集二次利用、隧道棄渣應用于路基填方和填溝造地、隧道渣石作為自采地材應用等方式,盡量避免對農田和植被的破壞,著力實現“零棄方”建設。此外,隧道、拌合站和駐地也均設置了三級沉淀池和污水凈化設施來處理施工及生活廢水,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
陜西交通集團平鎮項目建設管理處始終堅持“品質引領、綠色示范”的建設理念,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路基橋隧施工任務,實現路基橋隧雙幅貫通,為實現2020年高質量建成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文/圖 穆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