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馬新斌 王藝)一名老人在陜西省澄城縣醫院輸液后去世,引發家屬質疑。7月22日,新京報記者從澄城縣衛健局獲悉,已對涉事護士作出停班處理并進行調查,醫院正與家屬協商賠償事宜。

7月21日,陜西省澄城縣的楊先生爆料,稱澄城縣醫院疑用錯藥,導致其父親于19日1時許輸液時出現不適后去世。事后,楊先生發現輸液瓶上不是父親的名字,且父親床號為46,單輸液瓶標號為45。由此,楊先生認為,醫院輸錯藥是導致父親去世的直接原因。
7月22日,新京報記者從澄城縣衛健局一名工作人員處獲悉,經調查,楊先生的父親已被確診為乙肝肝硬化腹水,7月16日入院時為急診,被醫院發過兩次病危通知書,醫生稱病人本身病情較重。

當地衛健局工作人員稱,涉事護士錯把45床病人的藥給了46床的病人,但兩名患者用藥相同。
上述工作人員還表示,涉事護士確實有錯誤,“錯把45床病人的藥給了46床,但是這兩個床位的患者用藥是一樣的,是同一廠家生產、相同批號的頭孢曲松鈉,且兩名患者用藥劑量和配比鹽水也完全一樣。他們患的是同一種病,由同一名醫生給他們治療,醫生給他們開了一樣的藥。”
該工作人員稱,已對涉事護士進行停班處理并進行調查。目前,醫院正在與家屬協商賠償事宜。醫院建議進行尸體鑒定,弄清老人真實去世原因后再進行合理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