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午間,陜西省紀委監委公布了銅川市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張惠榮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消息。此時,據其2019年8月在任上接受審查調查已一年有余。

  張惠榮  資料圖

  從通報表述來看,張惠榮所涉問題并不簡單。

  陜西省紀委監委介紹,經查,張惠榮嚴重違反政治紀律,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堅決、做選擇、搞變通,陽奉陰違,脫離實際,盲目決策,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對抗組織審查,串供、轉移證據,訂立攻守同盟;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公車私用,違規發放津補貼;違反組織紀律,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違反廉潔紀律,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操辦婚慶事宜,違規從事營利活動;違反群眾紀律,對涉及民生提案和分管的扶貧工作,庸懶無為,敷衍塞責;違反工作紀律,違規插手建設工程項目承發包;違反生活紀律,生活奢靡,貪圖享樂;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構成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

  “張惠榮身為黨員領導干部,背棄初心使命,喪失黨性原則,政治上麻木糊涂,對黨中央決策部署置若罔聞、陽奉陰違,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將公權力異化為攫取私利的工具,敗壞一方政治生態;經濟上貪婪妄為,與不法商人沆瀣一氣,亦官亦商,大搞權力尋租,長期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嚴重破壞親清政商關系;為官不清廉,從政失操守,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交織,受賄數額特別巨大,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陜西省紀委監委指出。

  張惠榮,男,漢族,1961年10月生,陜西神木人,在職研究生學歷,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8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張惠榮早年在榆林市神木縣工作,后進入榆林市神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任職,2005年任管委會主任,同年年底調任府谷縣委副書記、縣長。2009年12月,張惠榮出任府谷縣委書記,2012年3月躋身榆林市委常委并繼續擔任府谷縣委書記。

  2013年6月,張惠榮跨市調任銅川市委常委、副市長,2017年2月當選銅川市政協主席,直至被查。

  澎湃新聞注意到,張惠榮雖是在正廳級的銅川市政協主席任上被查的,但網絡上多數針對他的舉報集中在府谷縣委書記時期。

  府谷縣位于陜西省最北端,秦晉蒙三省區交匯的黃河“金三角”地帶,境內煤、水等優勢資源蜚聲中外。

  2010年2月,府谷“煤老板捐款”事件引發關注。

  據陜西媒體當時的報道,府谷縣當月舉行了煤炭企業、優秀企業家公益事業捐資大會,57位企業家及所屬77家煤礦共捐資約12.8億元,資助全縣的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此次捐資大會由府谷縣委、縣政府號召,府谷縣煤炭協會倡議,煤炭企業及企業家自愿捐資的一次公益性行為。

  當時的報道稱,府谷縣委書記張惠榮為企業家的義舉和奉獻精神所感動。他說,這12.8億元,不僅僅是一個令人心動的數字,也凝結著全縣煤炭人辛勤勞動的汗水,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本身。

  在講話中,張惠榮說到了兩個真實的小故事,他說,有一次他看到高乃則竟然穿著帶洞的襪子,很是節儉,他有點不可思議。可身為億萬富豪的高乃則卻說,“穿在鞋里,踩在腳底下,外人看不見。”

  報道提到,企業家劉彪每次住賓館,都將沒有用完的一次性牙刷、梳子甚至衛生紙帶回家,“反正不用也浪費了,帶回去,就可以省些錢。”張惠榮說,這些點點滴滴的事情表現出府谷的企業家們都很節儉,但是他們在回饋社會上卻是那樣的慷慨,實在令他感動,他認為這就是“府谷精神”的精髓所在。

  2012年下半年,又有報道提到,府谷176個煤老板捐別墅扶貧。

  報道稱,2007年,府谷縣啟動民營企業家結對子幫扶新農村建設工程,確定了176個煤礦企業幫扶165個貧困村,把個別老板的善舉引導成了一種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富人群體行善。到2010年,先后有500名企業家參與其中,累計捐款5.25億元,實施項目669個。“十一五”期間,府谷縣又實施“雙百工程”,即“百機關單位幫百村,百工礦企業扶百村”工程,民營企業累計為“雙百”工程捐款11.13億元。

  澎湃新聞注意到,2017年以來,曾和張惠榮在府谷共事的府谷縣原縣長辛耀峰、府谷縣政協原主席白雪梅等人已被查。

  另據陜西省紀委監委9月8日消息,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有關規定,經省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并報省委批準,決定給予張惠榮開除黨籍處分;由省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