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荔冬棗棗農提升質量有新法 過去躲著賣現在大聲叫著賣

  陜西省大荔縣趙渡鎮魯安村農民卞小虎有10余畝大棚冬棗,往年,因為果面品相較差,都是躲著賣或晚上賣。今年,卞小虎冬棗一上市就擺在大街上叫著 賣,均價達到6元一斤,收入23萬元。是什么原因改良了卞小虎冬棗的賣相?卞小虎稱:是一種叫綠穎的礦物油“洗”亮了他家的冬棗。

  大棚冬棗,是陜西省大荔縣特色產業之一,全縣冬棗面積達20萬多畝,年產約30萬噸,產值30億元。由于采取大棚種植,其冬棗比我國同一緯度的其他地區提前一個月上市。

  然而,由于大棚內積溫較高,病蟲危害嚴重,紅蜘蛛、蚧殼蟲、粉虱等病蟲害嚴重,影響著冬棗的品質。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不僅一年比一年效果差,抗藥性一年比一年嚴重,而且給冬棗帶來農藥殘留,廣大棗農苦不堪言。

  為提升冬棗品質,確保果品無公害無農藥殘留,自2014年開始,有關部門引進食品級農藥韓國SK礦物油——綠穎,在冬棗產區進行試驗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