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齊宏濤 李東方) 最近有市民反映說,他在西安高陵區涇河開發區加油時,發現有一家“中圓石油”的加油站,顏色和字體都和中國石油非常接近,稍不留神就會看成中國石油,這個加油站到底是什么樣?

  8月29號上午十點多,記者來到西安市高陵區涇河開發區,在西營十字的西南角看到了這家加油站,在加油站頂棚上寫的是中圓石油,工作人員統一穿有“中圓石油”的衣服,并有不少車輛來這里加油。加油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并不是仿造“中國石油”的加油站。

  記者:“之前叫什么名字?”

  加油站負責人:“之前是涇未加油站。”

  記者:“什么時候換成(中圓石油)的?”

  加油站負責人:“也就幾個月時間。”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家加油站的營業執照上注冊的是:陜西開城實業有限公司涇未加油站,與他們所標志的“中圓石油”并不一致,對此這名負責人是這樣的解釋。

  加油站負責人:“現在的營業執照正在變更?”

  記者:“還沒有辦完呢,是不?”

  加油站負責人:“對。”

  根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6條規定:企業只準許用一個名稱,在登記主管機關轄區內不得與已登記注冊的同行業企業名稱相同或近似。根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26條規定:使用未經核準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責令停止經營活動,沒收非法所得或者處以兩千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并處。

  隨后,記者將這一情況和問題反映給了西安高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兩名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和記者溝通后,都表示他們不負責營業執照方面的具體業務,其中一位關姓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幫助記者聯系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副局長,來協調此事,并讓記者耐心等待,記者從中午12點等到下午3點半,一直沒有人和記者聯系。隨后記者來到西安高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西安市高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門頭用的是中圓石油。”

  記者:“營業執照上注冊的名字是什么?”

  西安市高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名字好像是涇未加油站吧。”

  記者:“允許這樣嗎?”

  西安市高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肯定不行,這個先要立案查處,比如說門頭不符,根據名稱管理規定,然后進行處理。”

  當記者提出能否作采訪時,工作人員卻這樣說。

  西安市高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我們現在聊一下可以,具體答復沒有啥答復的,我沒辦法接受你的正式采訪,情況就是這樣的。”

  陜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路訓:“中國石油它的商標、加油站的設計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該加油站用與它近似的字體,和相近的外觀設計,中什么石油,一定程度上會起到誤導消費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