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城西安140萬流動人口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群,她們懷揣著青春的夢想從秦嶺深處、渭河 岸邊、黃土高原,從異地他鄉來到西安打工,有的單身一人,有的帶著子女,有的如期找到了自己的愛情,有的至今仍在尋覓中;她們在喧囂的城市尋找人生的坐 標,她們用質樸和勤奮開拓自己的人生——她們就是漂泊在西安這座城市的外來打工妹。
據記者調查,在古城西安的外來打工妹,從事服務行業的占到記者采訪人數的95%,而在企業、公司工作的“女白領”占到5%。
記者經過數日的采訪,親身感受到她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將這個獨特的群體,納入了人們的視線。
90后外來妹 四處漂泊覓到歸宿
“一個女孩遠離家人在外邊打工,所經歷的坎坷非常人可以想象,好在我堅持了下來,不但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收獲到了愛情。”25歲的外來妹王子涵深有感觸地說。
王子涵來自寶雞岐山,大專畢業后,她只身一人來到西安打拼,在西安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由于工作認真負責,一年后被提拔為公司拓展部部長助理,被公司派到重 慶、成都等地開展業務,打開了局面。沒想到當她正干得風生水起時,公司老總的女秘書成了她的頂頭上司,她所做的業績被全盤否定,她所應得的廣告提成也無法 兌現,一氣之下,她寫了辭呈回到西安,一邊和原單位打官司,討要自己應得的報酬;一邊重新開始四處應聘,尋找新的工作。
當時她的生活特別困難,和人合租在城中村,三個人居住在10平方米的小房間,沒有空調也沒有暖氣。以前掙的工資,除了交房租所剩無幾,家里條件不好,她不好 意思向父母要錢,每天只能吃方便面、饅頭就咸菜。父親勸她說:“我和你媽就你一個女娃,我們就是再難,也不忍心讓你一個人在城里闖蕩。”拉著她的手勸她回 家,她也有點心動。就在這時,在一次招聘會上,她遇見了在西安一家傳媒公司上班的中學同學李小毛,小毛介紹她到公司做文案,她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更讓 她沒想到的是,在工作中她和西安娃小黃相識、相愛。經過雙方家長同意,今年春節正月初三,他們舉辦了結婚儀式。
在記者采訪的30多位外來妹中,在西安結婚成家的有3人,她們大多嫁到西安郊區城中村和周邊縣區,然后留在西安繼續打工,維持生計。
進退兩難 遲到的姐弟戀令人糾結
在2015年春節后的一次朋友聚會中,記者認識了從商洛到西安打工的劉小燕,這個長相俊秀,身高1.68米的女子在西安一家保險公司當業務員,今年31歲, 是一個大齡“剩女”。父母年老多病,哥嫂長年在外地打工,為了照顧父母,她將二老從老家商州黑龍口接到西安灞橋紡織城居住。每天早上倒三趟車,才能到她所 在的公司。
對于生活的艱難,劉小燕并不太在意,她所關心牽掛的是,在新的一年,她的工作業績能否超過去年,繼續保持她“優秀業務員”的排名;再就是和小她5歲的小男友楊慶是選擇分手,還是繼續保持姐弟戀?
2014年5月,經朋友介紹劉小燕認識了在西安東郊韓森寨家具城上班的楊慶,單純善良的楊慶向她發起了猛烈的愛情攻勢,經過多次拒絕,她終于被感化。但她畢竟31 歲了,而且家在農村,沒有城市戶口。她試探著走近楊慶的家庭,原本以為楊慶的父母不會接納她的,沒想到未來的公婆對她非常好,很愿意讓她做他們的兒媳婦。 就這樣,她和小男友楊慶進入熱戀期,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不料,她的父母、同事、閨蜜紛紛勸她不要感情用事說:“那楊慶畢竟只有26歲,也許現在能夠接受 你,等將來真正生活在一塊,年齡的差異、社會的評價你該怎么應對?”經過半年的同居,小燕也感受到他們間存在的差異,她終于冷靜下來,向楊慶提出分手,并 表示兩人從此不要再見面。
不久,她從朋友處得知,小男友楊慶承受不住打擊,失戀后不 吃不喝虛脫了,被送進醫院搶救,她立刻趕到醫院,請護士把牛奶、水果、鮮花幫她帶進病房,然后一路小跑離開了醫院。她知道楊慶是真心愛她,在她的人生中, 不會再有人這樣珍惜她疼愛她了……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了,她還沒有從糾結的感情中走出,進退兩難。
逃避家暴 27歲打工妹到西安謀生
自從和丈夫鬧翻了臉,從蒲城鄉下到西安打工的27歲的外來妹苗娜娜已經2年沒有回婆婆家過年了,今年清明節前夕,她所在的茶秀老板通知放年假,其他服務員高興得歡呼跳躍,而苗娜娜卻眉頭緊鎖,心事重重。
經過2年的冷戰,2014年7月,苗娜娜終于向丈夫提出離婚,凈身出戶,爸爸媽媽對她的境遇非常同情,對女兒的回家熱情期盼,但是弟媳卻不太高興,盡管嘴上不說,臉卻比以往拉長了許多,弟弟也以爸媽身體不好為由暗示她不要在家里久留。
苗娜娜外表廋弱,心勁很強,接到單位放假通知,她立馬聯系同在西安打工的小姐妹阿霞,決定放假期間替阿霞在酒店上班,讓阿霞提前給他們單位的領班打個招呼,阿霞非常高興,但她心中卻是百感交集。
2008年,苗娜娜經人介紹和鄰村小伙小趙認識半年后,組成了家庭,一年后生下了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孩子一歲時,小趙自己籌款30萬,開了一個小飯店,由于經營不 善,一直虧損。為了走出困境,小趙咬著牙又找人借了30萬元高利貸,把火鍋店改成川菜館,可是,飯館經營仍然沒有起色,入不敷出,最終被迫轉讓他人。這一 下就虧損了50多萬元,討債的人整天上門鬧事,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被抵債拉走了。
面對高額債務,小趙沒有一點辦法,只能借酒消愁,一喝酒就拿妻子和孩子撒氣,拳打腳踢,有時還用掃帚和棍子打她,苗娜娜實在忍受不了奮起還擊,最后還是被打得 跑回娘家躲避。小趙又跑到她娘家鬧事,最后,為了躲避丈夫的家暴,苗娜娜狠心丟下小孩,只身一人到西安打工,先在文藝路幫人賣服裝,后到飯店當服務員,最 后經人介紹到現在這家茶秀當領班,每月收入2000多元,還要給孩子交500元生活費。
“如果不是我的丈夫對我實施家暴,我不會放棄孩子,一個人跑到西安打工,有家難回。”苗娜娜無奈地說。對于未來的生活,這個剛剛從家暴的陰影走出的打工妹表示,她暫時沒有考慮。
特立獨行 做一個單身女人挺好的
今年35歲的外來妹曾梅梅是記者采訪中遇到的年齡最大的一位打工妹,也是性格最獨特的一個。雖然她和丈夫離異多年,但看在兩個孩子的份上,每年過年一家人還要“團圓”一次。
曾梅梅是漢中勉縣人,2003年,她和丈夫投資辦起了大鯢(娃娃魚)養殖場,丈夫負責養殖技術育苗換水,她負責經銷,長年奔波在湖北、貴州、廣東、江蘇、浙 江等地賣魚苗和商品魚。經過5年打拼,到2008年時,他們夫妻擁有300多萬元的資產,買了房子和汽車。但是2009年底到2010年初,大鯢價格暴 跌,大鯢養殖場無法經營,只好關門歇業,梅梅心痛不已,但更讓她心痛的是,自己在外邊風餐露宿推銷販賣大鯢,丈夫卻和養殖場雇的小女工有染,一氣之下,把 丈夫起訴到法院判決離婚。
和丈夫離婚后,曾梅梅和人聯手在西安、寧夏等地做地暖工程,雖然不及大鯢養殖場鼎盛期日進斗金,但一年掙十幾萬元還是不成問題的。丈夫托人找她想復婚,遭到她的拒絕。“我現在覺得一個人過著挺好的。”曾梅梅雖是75后,但她思想比較前衛。
漂泊他鄉 渴望親情理解和關懷
在古城西安的外來打工妹,她們的文化水平大多初中畢業,她們的年齡一般在18歲至35歲之間,主要分布在服務行業,在商場、超市賣衣服、賣百貨,在茶秀、賓 館、飯店當服務員,在足浴店當技師等等,這些行業占到記者采訪人數的95%;而在企業、公司從事中高端工作的外來妹“女白領”占到5%。她們大多來自陜西 農村,也有來自外省的,其中有一部分是自己到西安打工謀生的,更多的是和小姐妹們一塊出來闖天下,她們把青春年華留給了西安這座城市,她們中的大多數人將 帶著遺憾和眷戀,回到老家嫁人生子。
西安市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王國琪認為,在西安的 外來打工妹是西安10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生活工作在都市的姐妹們,她們有的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有這樣那樣的不幸,有的工作并不順心,但 是并沒有因此灰心喪氣,她們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頑強地生活著,努力地工作者。她們獨處異鄉,渴望親情理解和關懷,無論她們的家庭,她 們的工作單位,還是社會都不應嘲笑或者歧視她們,對于她們的處事方式,我們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而對她們積極向上的精神應該給予點贊!
文/圖本報記者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