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提示:

  《好心撿回煩心丟棄良心抱回》,8年前,本報報道了的哥鄭國廷和一個腦癱棄嬰難以割舍的情結。如今,鄭國廷患腦梗偏癱,一家人陷入困境,他每天堅持鍛煉,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希望能好起來自食其力……一對夫婦感動陜豫兩省,陜西《三秦都市報》與河南《大河報》兩家媒體兩地互動,呼吁“正能量接力”。

  回顧 撿來棄嬰借債治病 丟棄后又抱回

  早在2007年8月,三秦都市報以《好心撿回煩心丟棄良心抱回》為題,報道了的哥鄭國廷和一個腦癱棄嬰難以割舍的情結——2002年6月16日,鄭國廷開出租車途經西安市朱宏路立交橋下時,撿到一個剛剛出生3天的女棄嬰,加上婚后夫妻二人一直無孩子,便撫養了這個棄嬰,取名朦朦。孩子1歲時,被診斷為“中輕度腦癱”。幾年來,夫婦倆跑遍了河南、山東等地求醫,花光了6萬元積蓄,還借債4萬多元。鄭國廷的母親、丈母娘急了,怒斥他們:“你們能養她到什么時候,你們老了怎么辦?難道真要讓她拖死你們啊!”2006年8月,夫婦倆“狠心”把孩子扔在河南安陽,之后,兩人實在忍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又把孩子找回來。鄭國廷哭著對孩子說:“只要爸不死,永遠養著你!”

  現狀 的哥腦梗偏癱 一家人陷入困境

  時隔近8年,鄭國廷昨天向記者打來電話,言語中透露出對生活的絕望,“有時候我甚至想帶上朦朦一起走,如果我們兩個死了,就不會拖累妻子和小女兒!”

  記者立即去回訪,在灞橋一個小區,見到鄭國廷時,他正坐在輪椅上,右胳膊、右腿偏癱,比8年前蒼老了許多,妻子劉玲霞講述了這兩年的遭遇。

  2013年11月1日,鄭國廷開車下班后頭暈惡心,以為是的哥的職業病頸椎病,想著休息一晚就好,沒想到第二天早上卻爬不起來,劉玲霞便用女兒朦朦的輪椅把他推到附近的唐都醫院,醫生伸出一個指頭問是幾,他回答:“2”……醫生說他患的是腦梗,在監護室住了10天,之后住院1個月,花了7萬多醫療費,全是跟親戚朋友借的。”妻子說,第一天住院交押金5000元,自己身上只有2000元。

  剛出院時,鄭國廷不能走路,是兩個人攙著走的,他的右胳膊、右腿完全沒有知覺,經常大小便失禁,不會穿衣服。被幾歲的侄子取笑“姑父那么大的人了,還要姑姑給穿衣服。”

  之前他們一家住在糜家橋6平方米大小的租賃屋中,后來因為拮據,一家四口便搬到現在住的小區和岳父岳母一起住——大舅哥、小舅子給岳父岳母合買的房。

  “之前也買‘合療’(戶口在河南濮陽老家),后來為了節省錢,想著自己身體也可以,剛好沒有買2013年的,沒想到就是那一年我腦梗,無法報銷醫療費。”鄭國廷說。

  直擊 父女倆腦梗腦癱 互推輪椅練習走路

  8年后再次見到朦朦,13歲的她已經出落成文靜的“大姑娘”,穿著表姐給的衣服,坐在沙發上,看到記者笑著叫“阿姨好!”但是,一站起來,便行走不穩,兩手畸形外翻,走到陽臺上妹妹的書桌前,翻開本子,吃力地寫下10個阿拉伯數字。獨自去上廁所,沒多久便叫媽媽,“她現在大便還不能自理,得我幫著擦屁股。”劉玲霞說。吃飯時,朦朦不會用筷子,而是用勺子。

  過了一會兒,朦朦讓父親坐在輪椅上,她推著輪椅走。十多分鐘后,走累了,父親下來,她坐上輪椅,父親推著輪椅走……兩人微笑著,互相鼓勵,讓人看著溫馨而感動。

  聯動 一對夫婦感動陜豫 呼吁讓愛傳遞

  一對夫婦感動陜豫兩省,早在8年前本報報道此事后,河南《大河報》記者專門來西安,采訪報道了這對河南籍夫婦。昨天記者與《大河報》記者取得聯系,兩家媒體兩地互動,他們去河南濮陽采訪了鄭國廷的父母。

  昨日,《大河報》記者趕到鄭國廷的老家南樂縣福堪鎮南漢村。路邊的一處簡易平房,只有一扇小門,門前的空地上還種著一些青菜。鄭國廷的父親今年69歲,耳朵不好使。母親70歲,站著的時候腰已經直不起來了。

  說起鄭國廷的事情,家里人表現最多的是無奈。父親告訴記者:“從一開始就不贊成他要這個孩子(朦朦),但是國廷執意這樣。以前靠著自己開出租車的收入,還能勉強過日子,現在得了病……”因為省錢,鄭國廷每年也只有春節的時候才舍得回來一次,有時候2年多還回不了一次家。

  我們怎能眼睜睜地看著好人落難?本報從今日起特開通“正能量接力”熱線:965369,希望更多愛心人士加入進來,為這個好心的家庭奉獻自己的愛心,讓愛傳遞下去! 文/首席記者 姬娜 圖/實習記者 代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