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延至今,王寨村土地還在撂荒,農戶的損失也沒有得到彌補。干部大力倡導、農民南橘北種,導致農田荒蕪,農民投資“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樣的一場鬧劇誰來負責,又該如何收場?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燕表示,村干部在未經過市場調查、科學分析的情況下,引導村民犯常識性錯誤,甚至強迫村民種植,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而不能全部讓老百姓埋單。
張燕指出,村鎮干部要有基本的農業生產常識。就算搞創新,也要經過科學論證。很顯然,當地上馬橘園項目,根本沒有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即便橘子豐收,也賣不上好價錢。
一些專家表示,“嶺北橘園”事件以荒唐的方式折射出一些干部好大喜功的心態和脫離群眾的作風。同時,也說明在倡導勤勞致富的同時,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抱著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思想。(半月談記者 姜辰蓉 李華)
(編輯:wsx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