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段某明星婚禮上“鬧伴娘”的視頻在網絡中鬧的沸沸揚揚。該視頻中,新郎以及伴郎團成員將伴娘推倒在地,不顧其尖叫反抗,合力將她抬起,準備扔下泳池,伴娘嚇得花容失色,淚水漣漣。一時間,這種惡意“鬧伴娘”的現象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說這無傷大雅,玩鬧而已;也有人覺得傷風敗俗,讓婚禮變成鬧劇。結婚原本是人一生中最神圣的時刻,然而各地五花八門的瘋狂“鬧婚”陋習層出不窮,丑化新人、惡搞公婆、甚至侵犯伴娘等等。在陜西,也有一些鬧婚鬧伴娘的現象,不少網友質疑,這究竟是風俗,還是“惡俗”?

  婚禮上被撕毀三套西裝

  鬧洞房,是中國人的古老傳統,早在漢朝時期,我國就有“鬧婚”的習俗,然而幾千年來,原本為了熱鬧喜慶的“鬧婚鬧洞房”早已經變了味。

  老家在安康的小陳今年剛滿30歲,對于過去的2015年,小陳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情愫,這一年對他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他不僅和戀愛七年的女朋友結了婚,也有了他們愛情的結晶。

  然而婚姻生活雖然美滿,但讓小陳和妻子都不愿回想起的就是他們的婚禮。

  “因為我們的老家都在安康,而且親戚朋友們也都在,所以我們就決定回家辦婚禮,讓親戚朋友們都來熱鬧熱鬧。”小陳說。

  “在我們那里,一直都有鬧洞房的習俗,有的野蠻人甚至還會趁機欺負伴娘。”小陳語氣很委婉地描述,結婚的流程很簡單,一般都是早上新郎去接新娘回家時,快到家門口,就會有許多好哥們什么的,在主要的路口迎接,并且手里準備著紅油漆、臭雞蛋、剪刀。

  這些“工具”都是用來“收拾”新郎的,有時候也會“收拾”新娘和伴娘,小陳說,“他們會把臭雞蛋全部扔到我身上,還有的人會往臉上扔,然后就會抓住我,用剪刀剪我的衣服褲子,用手撕,即使是冬天,還是會這么干,撕壞了我三套嶄新的西裝,還撕毀了伴郎的兩套衣服。”

  “結婚嘛,熱鬧,再者也都是好哥們,也不太好生氣,但其實后來婚禮結束了我再去看現場的一些照片,好幾個撕我衣服的人我都不認識。”小陳說,“整個過程下來,幾乎撕的我只剩內褲”。

  “在陜南大部分都會這樣,關系越好整的越厲害呢,但我結婚時候整我的人我都會記得,等他們結婚的時候我也會以這樣的方式整他。”小陳樂呵呵地說,“我還參加過更過份的婚禮呢”。

  “最厲害的就是,他們把新郎伴郎的衣服撕爛,然后綁到樹上用雞蛋打,用紅油漆把臉全部涂紅,甚至有的還會把新人雙方的父母也涂個大紅臉。”小陳說著翻了一些他婚禮的照片,“你看這個紅衣服的人我就不認識是誰”。

  “整伴娘的倒不多,但也有,有些野蠻人會趁機占伴娘的便宜,我結婚時候伴娘請的是我媳婦的兩個好閨蜜,還好鬧得不厲害,搞不好朋友都沒得做了以后。”小陳說,場面一旦發生就很難控制,在結婚過程中有很多事新人都沒法顧及。

  借口找紅包在伴娘身上亂摸

  發生在小陳婚禮上的,僅僅是撕壞了幾套衣服,然而對于小劉來說,她幾年前參加的一場婚禮,簡直就是噩夢。

  小劉參加的并不是自己的婚禮,而是一場好朋友哥哥的婚禮,因為小劉年輕漂亮也沒有結婚,所以被請去當了伴娘,“朋友請幫忙,所以就去了,也沒多想。”

  “那場婚禮在長安區,因為離我住的地方遠,新人還專門安排了車來接了一趟,并且給我了一個500元的紅包,所以開始我還覺得挺貼心的。”小劉說,但到了之后才發現并不是那么回事。

  原本說好的,小劉去只是幫助新娘做一些她不方便做的事情,“就圍著新娘幫助她,比如有客人給份子錢新娘不方便拿,就給我讓我先幫忙裝起來,給新娘拿東西啊遞東西啊之類的,但到了之后我發現來參加婚禮的有不少年輕的小伙子,看穿著也不像正經人。”

  “接新娘子男方要先給紅包才能進門,我和其他幾個伴娘就堵在門口,要了紅包才讓男方的隊伍進來,這時候沖進來一堆男的,就包括那幾個穿著不正經的年輕小伙子。”小劉說,五六個身高1.75米以上的小伙子,拽著我就把我往客廳拖。

  “邊拖還邊在我身上摸來摸去的,說讓我把紅包還給他們,把紅包拿出來,其實我一個紅包也沒拿到,而且伴娘的禮服根本藏不了紅包。”小劉氣憤地回憶,“更過分的是他們還抱住我,其中三個人還試圖把我抬起來往沙發上扔,我一個人根本掙脫不了,后來知道我又喊又叫,新娘出來制止,他們才撒手。”

  從那之后,小劉再也沒有給任何朋友當過伴娘,“原本結婚是一件開心的事情,鬧洞房也情有可原,可是被這些人一鬧,原本的習俗全成了低俗的東西。我還在網上看到過一些把手伸進伴娘衣服里摸來摸去的,真是太可恥了。”

  婚慶公司:因無法確保安全不提供伴娘

  對于這些五花八門的“鬧洞房”形式,在李家村一家婚慶公司干了三年的小雪已經見怪不怪,“三年下來,參與策劃過幾十場的婚禮,什么的鬧婚都見過,但西安市區的婚禮都比較正常,像周邊地區,長安區、閻良區、陜北等一些地方的婚禮,鬧伴娘都鬧得特別兇。”

  “我是2013年才開始接觸這行的,近幾年來傷風敗俗的鬧婚現象已經少多了,現在的年輕人大都喜歡典雅樸素一些的婚禮。”小雪說,“但我聽當時帶我的前輩講過,在原來的市場上,遇上一些周邊地區的村鎮婚禮,要找伴娘找的都是那些比較隨便的女孩子,給個五六百塊錢,這些女孩子一般都是比較豪放,能玩得開的,但這些婚禮上玩得很過分,特別混亂。”

  “從我入行以來,也接到過新人提出想要婚慶公司幫忙找伴娘的,他們都是外地人在當地沒有什么朋友,但即使這樣我們也是不提供伴娘的,因為保證不了人家女孩的安全。”小雪說。

  “策劃過的婚禮中,也有那種鬧得特別厲害的,但一般我們都會催促新人趕緊進行下一個流程,讓所有親朋都盡快就坐。”

  “最近網絡上有很多鬧伴娘的視頻,又是把伴娘衣服扯下來又是摸來摸去的,有的甚至好幾個人一起把伴娘按著,我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甚至比視頻里好不到哪里去,但都是一些周邊地區、村鎮上的婚禮,會玩得很沒有底線。”

  “西安也有一些婚慶公司會提供伴娘,但這都不是能放在臺面上說的。”小雪透露,“談不上兼職還是全職的伴娘,一般他們要找的話都是通過一些不正規交易的地方,也不是每一家都會鬧得很厲害,價格基本在500到1000元之間不等吧。”

  據小雪所說,其實鬧伴娘在眾多的婚禮中,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婚禮都還算正常的,伴娘也是做一些正常婚禮中應該做的事情,幫助新娘,然后作為婚禮流程中的部分,亮相在婚禮中。

  “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有全職的伴娘,是一種新興的職業,大都是90后,身高長相都居中的未婚女孩,但這也算是婚慶的一部分,伴娘充當的就是婚禮策劃人的角色,因為新人不想婚禮中出現差錯,伴娘除了幫助新娘試婚紗、拿手包、遞戒指之外,還會提前幫助新人彩排一遍婚禮。”小雪說,其實這樣的職業是可以被提倡的,也能一定程度的杜絕鬧伴娘的事情發生。

  專家觀點:婚禮應該文明一些

  對于鬧伴娘,原陜西省民俗協會會長梁蔭表示,其實鬧洞房是千百年的傳統,無論是鬧伴娘還是鬧新郎,只要言行不出格,可以給婚禮增加喜慶氣氛。

  “鬧洞房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漢朝就有,當然還是以農村為主,原來的鬧婚禮,完全就是湊湊熱鬧,也能體現結婚的本家在村子里的人氣威望,辦婚禮嘛,當然人越多越好,也顯示鄰里之間關系好。”梁蔭說,原來鬧婚禮很文明,都是弄一些花生啊棗啊什么的,也有一些好的預示,但現在鬧婚禮,味道早都變了,有的甚至低俗不堪。

  梁蔭表示,婚姻是莊重的,每一對新郎新娘都希望經歷一段畢生難忘的婚禮。而且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在現代這種傳統文化禮儀的意識太淡薄了。作為禮儀之邦,婚禮應該文明一些,可脫衣式的婚禮,看似熱鬧,實則傷風敗俗,當事人和新人肯定也不會喜歡,勢必會引起人們的反感。

  “婚禮是個公眾場合,更應該考慮到婚禮當事人的感受,也要考慮到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有一些過分的行為。”梁蔭說,婚禮是喜慶場合,適當鬧一鬧,開開玩笑等并非不可以。但一切行為顯然還需要遵守基本行為規范即道德,至少要嚴格遵守法律,不能將惡欲當習俗,將違法行為當無傷大雅之舉。不能因為這一天,新郎不得生氣,伴娘不能拒絕等,就隨心所欲地進行整盅。只有高雅的婚禮才真正值得回味。

  文/圖本報記者李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