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上9點多,送外賣的任師傅騎電動車去交大西門送餐,經過經九路時,被后面駛來的一輛轎車撞倒,發現撞人后司機駕車離開。

  昨天上午10點,記者在解放軍四五一醫院急診科并未見到受傷的任師傅,急診科一位護士以為記者是病人家屬,她說:“交通事故送來的,人做了CT沒什么大礙,昨晚值班醫生下夜班了,因此我不確定病人是留院觀察還是回家休養了。”

  據了解,事發當時任師傅騎電動車去交大西門送餐,經過經九路時被后面行駛過來的一輛轎車撞倒。目擊者稱,撞人的是一輛白色桑塔納轎車,司機身上聞著有酒味,發現撞人后司機駕車離開。路過市民發現后撥打了110和120,任師傅被120緊急送往醫院。當晚,任師傅單位同事和他侄子最先趕到醫院。幸運的是,在做完CT檢查后,確認并無大礙。目前,交警碑林大隊已對此事展開調查。

  如今,隨著外賣的火爆,街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送餐員身影,他們多騎著電動車穿行于大街小巷,在帶給人們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往往使自己身處危險之中。昨天,記者對外賣員工作進行了一番體驗。

  昨天下午兩點半,記者在北郊鳳城五路附近的一家私房菜館,跟隨外賣小哥小劉一起體驗。第一單從鳳城五路送餐到市圖書館旁。

  小劉飛快地騎上電動車出發,出了院子逆行到十字路口,迎面就遇上了紅燈,小劉遲疑了不到一秒,腳點了一下地,一扭頭先過了東西走向的綠燈,隨后停在了機動車道與公交專用道間的綠化帶旁。陸續進站的公交車緊貼小劉的電動車駛過,小劉一副反正我停著,公交車不敢撞我的態度,目光緊盯著紅綠燈的讀秒,在紅燈倒數到2的時候,小劉已經開始向前滑行,隨后飛快地向南駛去。

  市圖書館旁的小巷子口,小劉并不下車,他坐在電動車上,一只腳點在地上,單手撥通了電話。“你好,取餐,樓下。”5分鐘后,一名女子走到了小劉面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賣小哥告訴記者:“也不是我愿意無視交規,我承認我在路上是見空子就鉆,總覺得咱年輕利索,其實有時候想想都后怕。為啥這樣,最主要的原因是薪酬制度,每單3到10塊的運費,每天完成10單有額外5到20塊的紅包,配送員分為金牌、銀牌、銅牌、普通四個級別,每周達成指定單數,就得到對應級別,級別越高額外紅包越多。而要完成指定單數拿到對應的級別,首要指標就是準時取餐準時送達。為了準時送達,路上必然爭分奪秒。保險啥的就不提了,電動車都是我自己的。”本報記者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