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你有沒有在打開APP的時候發現了一種“異常”:廣告呢?手指都已經習慣性地挪到屏幕右上角,準備按掉“×”按鈕了……結果竟然直接進來了。這可把網友們嗨炸了,直呼“絲滑了”“世界安靜了”。原來,工信部通過集中整治,2021年第二季度,開屏彈窗信息用戶投訴舉報數量環比下降50%,誤導用戶點擊跳轉第三方頁面問題同比下降80%。

  手機APP廣告“轟炸”令人煩惱

  “用APP時,會時不時彈出一個廣告界面,明明用著這個軟件,就到了購物平臺,要不就是到了一個陌生的鏈接直接開始下載應用了。” 王女士抱怨道,她手機里有20多款APP,很多APP一打開就彈出廣告,使用時也會時不時彈出。手機APP廣告“轟炸”令她非常煩惱。

  其實王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李先生說,打開手機APP,便會遭遇彈窗廣告,想關閉找不到按鈕。有些彈窗顯示網絡故障,點擊查看后,卻跳轉到廣告頁面。有一次自己曾瀏覽一款APP時,APP在廣告界面設置兩個“跳過鍵”,一個明顯的“跳過鍵”點擊后成了網貸廣告,另一個不起眼的“跳過鍵”才是真正的“關閉鍵”。還有幾次,手機彈窗廣告太多,無法退出,他只能選擇強行關閉手機。

  其實在生活中,有不少的APP一打開就是一個無法關閉的開屏廣告。 今年1月份,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 ,在對600款APP廣告行為分析后,發現近六成在使用時會彈出廣告,其中近七成沒有“關閉鍵”。此外,在APP個性化廣告中,僅14%有關閉入口。

  體驗多個APP已無彈窗廣告

  在最近2天的時間里,記者使用了23個APP,這些APP涉及通信、游戲、購物、新聞等方面,整個體驗感還算不錯,但有些APP里面還是能看到開屏廣告和彈窗廣告。以淘寶APP為例,記者點開APP后,很順暢就進入到頁面中,整個過程并未見到開屏廣告。在京東等幾款APP的使用體驗中,雖然進入APP后,會看到開屏廣告和彈窗,但很容易就能找到關閉的按鈕。

  以往不少市民打開軟件都被廣告煩得不行,比如打開微博直接跳轉到淘寶,一些網友甚至調侃這跳轉速度比直接打開淘寶還要快。在經過整改后,打開軟件已經變成了“秒進”模式,有的網友一時間甚至沒有適應過來。

  為什么會有彈窗廣告?一位APP平臺運營人員向記者透露,與傳統廣告相比,手機APP廣告隱蔽性更強、精準度更高、主動性更強、轉化率更優,對廣告主吸引力很大。當前手機APP廣告收費已非常成熟且高度細化。有的廣告按照曝光量收費,每千人收費5元至20元不等,這類多是信息流廣告;有的按照點擊量收費,每次點擊約1元,這類多是個性化定制廣告;有的按投放時間收費,可選擇24小時內任一時間段投放廣告,不同APP費用差距較大,這類多是開屏廣告。朋友圈廣告更加“簡單粗暴”,目標人群、投放時間、投放地區都能明碼標價。

  消費者有權利拒絕個性化廣告推薦

  個性化廣告推薦,消費者有權利拒絕嗎?答案是肯定的。記者查閱到對于無法關閉的APP廣告,我國不少法律條文有明文規定:廣告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第八條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規定了消費者有選擇權。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目前陜西省市場監管部門正在加強對互聯網新媒體廣告活動監管方法和手段的調研,完善互聯網廣告的監測技術,提升監測的準確性、時效性。

  本報記者 謝斌 實習生 李星玥